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手卫生: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时间 :2024-08-02 作者 : 孙春波 来源: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一、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的双手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如果不及时清洁双手,这些病原体就可能通过口鼻进入体内,引发各种疾病。尤其在公共场所和医院等地方,由于人群密集,病原体传播的风险更高。保持手部卫生能有效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例如感冒、流感、腹泻等疾病。

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保持手部卫生更是一项重要的职责。因为他们经常与病人接触,容易成为病原体的传播媒介。手卫生不仅是医务人员的专业操守,更是对病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据研究显示,通过正确的洗手和手部消毒,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二、手卫生的定义与分类

手卫生是医护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

洗手是指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揉搓冲洗双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微生物的过程。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手卫生方法,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各种场合。

卫生手消毒

卫生手消毒是指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医疗机构中,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等情况下使用,能够迅速减少手部细菌数量,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是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揉搓冲洗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3,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前臂至上臂下1/3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这种方法要求更为严格,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境。

三、正确的手卫生方法

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包括使用合适的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足够的洗手时间和正确的洗手步骤。

选择合适的洗手液或肥皂

洗手液或肥皂应选用对皮肤无刺激、易冲洗的产品。避免使用含有过多香料或化学成分的洗手产品,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使用流动水

洗手时应使用流动水,确保手部各个部位都能被充分冲洗。避免使用盆装水洗手,因为盆装水容易滋生细菌,反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足够的洗手时间

每次洗手应揉搓双手至少15秒以上,确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缝、指甲缝、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时间过短无法有效去除病原体。

正确的洗手步骤

正确的洗手步骤包括:

湿润双手:用流动水将双手湿润。

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将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于双手。

揉搓双手:按照“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的顺序揉搓双手,确保每个部位都被充分清洁。

冲洗双手:用流动水将双手冲洗干净。

干燥双手: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将双手擦干,或使用烘干机烘干。

四、不同场合下的手卫生应用

手卫生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应用要求,以下是几个关键时点的手卫生建议: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

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

清洁/无菌操作之前。

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之后。

患者和患者家属

接触医疗机构环境、物表后。

照顾患者前后。

离开医院后。

日常生活中

吃饭前、上厕所后。

接触公共物品(如钱币、门把手、扶梯等)后。

咳嗽或喷嚏用手遮挡后。

接触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

在这些场合下,如果无法立即洗手,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消毒剂并不能完全替代洗手,因为洗手能够去除手部皮肤上的污垢和碎屑,而手消毒剂主要作用是减少手部细菌数量。

五、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策略

为了提高公众对手卫生的依从性,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栏、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特别是针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学生和家长等重点人群,要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和教育。

提供便利设施

在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等地方,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剂,方便公众随时进行手卫生。同时,要确保洗手设施和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建立监督机制

医疗机构应建立手卫生监督机制,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要进行教育和培训,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倡导良好卫生习惯

倡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等。同时,要加强家庭卫生管理,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结语

手卫生是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它不仅能够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正确的洗手和手部消毒方法,我们能够有效地减少手部细菌数量,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共同筑起健康的防线。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