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造成的心肌坏死,其病情非常凶险。患者经常会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问题,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无法完全缓解,而且还会伴随心电图变化。这一疾病在欧美等国家更为常见,曾经我国属于低发区,但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紧急处理受到了高度关注。
1.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的快速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炎重病持续性的急性缺血而造成的。心肌坏死还会伴随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休克等问题,是冠心病较为严重的临床类型之一。
2.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急性闭塞。其诱因主要包括从事劳累的体力活动、情绪过于激动、用力排便、出血、外科手术以及心律失常等。
3.急性心肌梗死的紧急处理
3.1院前急救
(1)快速呼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2)如果患者存在意识,要告知其不能咳嗽、捶打胸口,避免对心脏产生压力。在这一阶段要保持平静,不能随意走动,等待急救车到达现场将患者送往医院,不能自行前往医院。(3)患者要保持绝对卧床,家属不能随意挪动患者,而且还要解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如果出现休克情况要将枕头拿走,清理其口腔的呕吐物和分泌物,并将其下颌抬起,使头部向后仰或者是将头偏向一侧。(4)在急救人员没有到达现场时,可以为患者提供一定量的阿司匹林,借此限制心肌梗死的范围。
3.2院中处理
(1)在急诊治疗中,对于所有发病12小时内的心梗患者都要进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借助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重新疏通,必要时可以置入支架。(2)如无法满足急诊治疗条件,患者也没有溶栓治疗禁忌症,在发病12小时之内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因为溶栓治疗后还可能再次形成新的血栓,因此要将患者转移到有条件的医院。(3)在系统发生后,患者因为紧张、恐惧等心理会使疾病程度明显加重,甚至带来冠状动脉痉挛、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疾病,因此要帮助患者镇静止痛。小剂量的吗啡静脉注射是最有效的镇痛方式,也可以使用杜冷丁等缓解症状,避免因情绪不佳而导致疾病加重。(4)在患病之后,患者随时间都可能出现意外,因此要在120急救抢救时立刻建立静脉通道。在药物治疗中按照血压情况适当补液,调整血容量,保持血液循环的通畅。(5)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样重要,药物治疗要按照早期足量足疗程的要求治疗。住院后,医生要打造出相应的治疗系统,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磷酸酯类扩血管药、普利吉沙坦类药物,借此降低心脏负荷的效果。所有药物都有独特的作用,不同用药剂量和疗程,发挥不同的作用。患者必须听从医生指导,合理用药,才能改善自身疾病。(6)心律失常是造成心脏猝死的重要原因,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健康。药物和其他治疗方式可以随患者的好转与康复,根据医嘱停用。
3.3出院评估
出院前的评估和出院后的生活与工作安排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预防疾病复发,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心梗如果复发,致死率会明显升高。出院前,一般要在24小时内监测患者的动态心电情况、超声心电图,进行放射性核素检查,借此了解患者心脏功能,并判断预后情况,分析是否要进行血管重建治疗,为患者出院后的活动提供相应治疗。在患者出院的三个月以内,可以按照恢复情况从事少量的日常工作。在完全恢复后,可以重新承担原本的工作,但是依然要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
如果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没有及时抢救,患者就可能失去生命。而在抢救中,也要掌握正确的方式,如果方法错误则可能导致患者情况加重。因此患者家属要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拨打120。而护理人员则要掌握有效的急救处理方法,为患者的生命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