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与就医时机

时间 :2024-07-26 作者 :亓辉 来源:济南市南山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儿童发热是家长们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的时候,孩子抵抗力较弱,容易患上感冒或其他疾病,导致体温升高。作为家长,了解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方法以及何时就医是非常必要的。

一、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

儿童发热时,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换气,确保空气清新,室温维持在24℃-26℃,湿度40%-60%为宜,室温过高时可开风扇或空调降温,但要避免直吹孩子。

勤测体温是关键,建议每半小时到一小时用电子耳温度计或数字式温度计测量一次,6个月到4岁的宝宝测腋下温度,4岁以上孩子可选耳温或腋温,体温超过38.5℃时及时使用退热药物。

物理降温是发热初期常用的护理手段。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手心、腋下、腹股沟和脚心等部位,这有助于皮肤的血管扩张,促进散热。

饮食上应清淡易消化,如稀粥、烂面条、乳制品、豆制品,多喝水,避免咖啡因饮料,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也适合。高热时注意口腔清洁,用盐水漱口,退热过程中大量出汗时及时擦干,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发热的孩子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并减少不适感。尽量让孩子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

二、就医时机

1.年龄因素

新生儿(3个月以下):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即使是低热也可能表示严重感染。如果新生儿发热,建议立即就医。

3个月以上儿童:如果发热时间较长(超过3天),或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持续不缓解),或伴有精神不振、拒绝进食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

2.发热持续时间

2岁以内儿童:如果高热持续1天以上,建议及时就医。

2岁以上儿童:如果高热持续超过3天,应尽快就医。

3.伴随症状

精神不振:即使体温不高,孩子精神萎靡、不易唤醒,也应及时就医。

拒绝进食:如果孩子拒绝喝任何液体,或看上去虚弱到无法进食,应尽快就医。

脱水迹象:尿量减少、哭时没眼泪、反应呆滞,提示孩子可能出现脱水,应立即就医。

其他伴随症状:如果孩子伴有咳嗽、呕吐、腹泻、皮疹、耳朵痛、喉咙痛、持续哭闹、嘴唇或指甲发紫、头颈僵硬、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4.慢性疾病

如果孩子有慢性疾病史,如心脏病、肿瘤、肾病、血液病等,在发热时应特别警惕,及时就医。

5.体温高低

低热(37.5℃-38.5℃):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可以在家中观察,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但如果低热持续时间较长,或孩子表现出明显不适,也应就医。

高热(超过38.5℃):建议及时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等。如果口服药物治疗无效,或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三、家庭护理的误区

捂”汗

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热时喜欢采取“捂”汗的方式,认为这样可以退烧。但实际上,这样做不仅阻止了身体散热,反而会导致体温上升,加重孩子的不适感。

过度使用退热药

退热药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不可滥用。家长应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避免过量导致孩子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

忽视伴随症状

发热只是一个症状,而不是疾病本身。家长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伴随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皮疹等,这些可能是疾病的重要线索。

不注意个人卫生

在发热期间,家长应注意勤洗手,必要时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致病菌的浓度。

总之,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与就医时机是家长们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及时的就医,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发热这一常见症状,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