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产后漏尿不是病,修复盆底肌来搞定

时间 :2024-09-29 作者 :庄颖 来源: 山东阳光融和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喜悦中,许多新妈妈可能会遭遇一个让人尴尬的问题——产后漏尿。这一现象,医学上称为“压力性尿失禁”,虽非严重疾病,却极大地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然而,通过科学的盆底肌修复,这一问题可以得到显著改善甚至完全解决。

一、产后漏尿的成因探析

1.生理结构变化

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逐渐增大,子宫对盆底肌群的压迫日益加剧。盆底肌群,这组位于骨盆底部、支撑膀胱、子宫和直肠的肌肉群,在孕期及分娩过程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拉伸与压力。分娩时,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对盆底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肌肉松弛、张力下降。

2.激素水平变化

孕期及产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孕激素和松弛素的增加,使得盆底结缔组织变得松弛,进一步加剧了盆底肌的无力状态。

3.生活习惯因素

产后缺乏运动、体重增加、长期便秘或慢性咳嗽等,都会增加腹压,对已经受损的盆底肌造成额外负担,从而诱发或加重漏尿症状。

二、产后漏尿的影响

1.生活质量下降

产后漏尿让新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尴尬,如大笑、咳嗽、提重物时尿液不自主流出,严重影响社交活动和自信心。

2.心理健康受损

长期的漏尿问题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更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家庭和谐与母婴关系。

3.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增加

持续的尿液残留可能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如膀胱炎、尿道炎等,进一步危害女性健康。

三、盆底肌修复:重拾生活自信的钥匙

1.正确认识盆底肌

盆底肌,顾名思义,是位于骨盆底部的一组肌肉群,它们像一张“吊床”一样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并控制排尿、排便及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因此,加强盆底肌的锻炼对于改善产后漏尿至关重要。

2.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KegelExercises)是专为加强盆底肌而设计的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可以增强其张力和耐力。具体做法为:排空膀胱后,平躺或坐立,收缩阴道和肛门周围的肌肉,持续5-10秒,然后放松10秒,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进行2-3组。注意,锻炼时应避免腹部、大腿或臀部的肌肉参与。

3.生物反馈疗法

对于难以正确感知盆底肌收缩或锻炼效果不佳的产妇,生物反馈疗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该疗法通过电子仪器监测盆底肌的活动情况,并将信息转化为视觉或听觉信号反馈给患者,帮助她们更准确地掌握盆底肌的收缩技巧,提高锻炼效果。

4.电刺激与磁刺激治疗

对于盆底肌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电刺激和磁刺激治疗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电刺激通过放置在阴道或直肠内的电极传递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收缩;而磁刺激则利用体外磁场穿透皮肤,直接作用于盆底深层肌肉,无需侵入性操作,更加安全舒适。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促进盆底肌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

5.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专业的康复训练外,新妈妈们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过度负重、积极治疗便秘和慢性咳嗽等,以减少对盆底肌的额外负担。同时,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也是促进盆底肌恢复的重要因素。

6.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家人,尤其是伴侣的理解与支持,是新妈妈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应当了解产后漏尿是常见的生理现象,而非个人过失或不足,从而在言语和行动上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帮助。例如,主动分担家务、照顾婴儿,让新妈妈有更多时间进行休息和康复训练。

产后漏尿虽非大病,但也需要重视。通过科学的盆底肌修复,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理调适,新妈妈们完全可以重拾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