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呼吸内镜诊疗时,许多人可能会因内镜进入气道的情况感到紧张和不安。其实,这是一项常见且安全的医疗操作,只要通过科学的准备和诊疗后护理,你可以轻松面对这项诊疗,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
一、呼吸内镜诊疗是什么?
呼吸内镜诊疗,简单来说,就是医生通过一根细长的内镜(类似一条小软管,带有摄像头和光源)进入我们的呼吸道,从气管到支气管等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呼吸系统中的病变,如炎症、肿瘤或感染、异物取出。这项诊疗成熟且相对安全,是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工具。
二、诊疗前准备,减轻焦虑有保障
诊疗前准备是确保呼吸内镜诊疗顺利进行的第一步。不要慌张,配合好即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疗前准备事项:
1.住院患者的准备
如果你是住院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1穿住院服和戴口罩: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通常要求患者在手诊疗当天穿上住院服,并佩戴口罩。这也有助于确保诊疗过程的清洁与安全。
1.2留置静脉针:诊疗当天会在你的手臂上置入一个静脉针,方便在需要时快速进行药物输注。
1.3携带卫生纸:内镜操作可能会让你有点不适,卫生纸用来清洁口腔或鼻腔的分泌物,保持清洁。
1.4高血压患者按时服药:如果你有高血压,不用担心,在诊疗当天按照医生建议继续服用降压药,确保血压稳定。
1.5抗凝药物的服用:需要医生提前评估在服药物是否影响诊疗,或者是否能够暂时停服几日。
2.门诊患者的准备
如果你是门诊患者(无需住院的情况),准备事项与住院患者类似,但还需特别注意:
2.1提交近期检查报告:你需要提供30天内的血检报告,主要是涉及凝血和感染的项目,以确保手诊疗安全。此外,还需提交心电图和CT等影像报告,这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你的健康状况。
2.2禁食禁水:医生会告知你在诊疗前需要禁食禁水的时间,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呕吐或误吸,确保诊疗安全。
三、诊疗后护理,安心恢复更健康
诊疗后护理是诊疗成功和顺利恢复的关键环节。许多患者诊疗结束后常常会担心自己恢复得是否正常。其实,很多诊疗后的轻微不适都是正常现象。
1.住院患者的诊疗后护理
1.1诊疗后两小时不要饮水或漱口:诊疗结束后,喉咙可能有轻微不适感,两小时内不要饮水或漱口,以免引发呕吐或误吸。
1.2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或运动:呼吸道诊疗后,咳嗽和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呼吸道的刺激,甚至导致少量出血。因此,保持安静、休息为主。
1.3留意症状变化:诊疗后有时会感觉喉咙痛,或痰中带有少量血丝,这些是正常的诊疗后反应。如果出现咳血量增加、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及时告诉医生。
2.门诊患者的诊疗后护理
对于门诊患者来说,诊疗后护理也非常重要:
2.1观察两小时后方可离院:诊疗后你需要在医院的观察区等待至少两小时,医生会确认你没有出现不适后,才允许你离开。这是为了确保你在诊疗后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2.2随行家属协同工作人员送检标本:如果医生在诊疗中采集了病理标本,需要家属协同将标本送检,以确保后续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四、可能出现的诊疗后不适,正确应对不慌张
虽然呼吸内镜诊疗已经非常安全,但有时诊疗后可能出现一些不适或轻微的并发症。不要慌张,了解这些常见情况及处理方式,可以帮助你更加镇定地应对。
1.出血
诊疗过程中,内镜操作可能会轻微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少量咳血。这种情况一般不用担心,只要出血量不大且不持续,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咳血量增多,则需要告知医生。
2.气胸
气胸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并发症,可能发生在进行呼吸道活检时。简单来说,就是空气进入了胸腔,压迫了肺部,导致呼吸困难。如果诊疗后感到明显的胸痛或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采取胸腔引流等处理措施。
3.感染
虽然医生会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但感染仍是诊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之一。为了预防感染,医生可能会在诊疗前和诊疗后给予抗生素。如果诊疗后出现发热、咳出黄痰等症状,建议及时复诊。
4.喉咙不适或声音嘶哑
内镜经过咽喉部位时,可能会导致喉咙不适或声音嘶哑。这个症状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你可以通过多喝水、少说话,帮助喉咙尽快恢复。如果症状持续,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