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和临床药物的不当使用导致学龄前儿童尿道下裂这一先天性生殖疾病以及尿路畸形疾病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尿道下裂通常出现在男性患儿身上,临床表现是患儿无法正常排尿以及生殖功能受限等症状,给患儿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不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尿道下裂在治疗方面多采用外科手术进行矫正或干预,随时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患儿护理中应多方位考虑,尽量减少患儿的并发症概率。本文主要介绍小儿尿道下裂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儿疾病的快速康复和身心的发展。
一、小儿尿道下裂术前护理
1.健康教育。由于患儿年龄偏小,对陌生环境容易产生害怕、哭闹等心理情绪,并且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排斥和抵触情绪,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使用有趣的动画片来吸引患儿的注意并取得患儿的信任,通过可视化的病理模型、有趣的动画片和悉心照料护理的照片进行展示,并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小儿尿道下裂的发病机制、医院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案和术后如何进行护理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增强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的认知,便于患儿家属配合护理人员提前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2.清洁护理。在手术治疗前,对患儿会阴部做好清洁工作,每次排尿之后都要对患儿会阴周围进行擦拭,尤其是对于包皮过长的患儿进行清洁时要将包皮翻转彻底清洁。
3.饮食护理。在手术治疗的前一天患儿的饮食要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小米粥或者大米粥等流质食物,手术前的十二小时禁食,另外手术前一晚要对患儿进行灌肠。
二、小儿尿道下裂的术中护理
在小儿尿道下裂的术中护理中,要提前做好患儿的静脉通路的建立,全程陪伴患儿给患儿安全感以应对陌生的手术环境,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如果异常立马报告。为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护理人员要全力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
三、小儿尿道下裂的术后护理
1.术后清洁。患儿家属应当按照医生的指导对患儿的伤口进行清洁工作,通常情况下用温水轻轻擦拭伤口周边区域,动作要轻柔,以免擦拭幅度过大牵引到患儿的伤口而引起疼痛或不适。在伤口完全愈合之前,避免患儿洗澡,以防伤口细菌滋生,引发感染等。
2.用药护理。手术后由于伤口的疼痛,医生往往会开一些抗生素或镇痛药物来缓解患儿伤口的不适。护理人员应提醒患儿家属合理用药,患儿家属要按时、定量服药,加强用药护理,多与患儿家长进行交流,一起督促患儿科学用药,并及时沟通患儿用药过程中异常情况的解决方案,指导其就诊或用药调整等。
3.生活护理。患儿住院治疗期间需要对其及家长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要保障患儿营养的摄入,在蛋奶、鱼肉等营养物质摄入的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尽量避免高油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建议清单饮食。有些患儿需要进行肠外营养补给,也需要遵循这样的原则。生活护理还包括对患儿作息时间的护理,良好的睡眠有利于患儿身体的恢复,要保障患儿充足的睡眠时间就需要有规律的作息习惯,到点睡觉和午睡以及不贪恋玩玩具和玩游戏,安静的睡眠环境等都对患儿有利。也可以让患儿能够进行充分的休息。在手术后的早期,医生会建议限制患儿的活动,以避免对伤口造成过度压力。患儿家属应确保患儿遵守这些限制,康复过程中可遵医嘱引导患儿逐渐增加运动量。
4.复诊和随访。手术后,定期复诊和随访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制定复诊计划,以监测康复进程,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或家属的疑虑。
除了上述措施外,护理人员还要跟患儿家属保持沟通,以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如果患儿家属注意到患儿有任何异常症状,如发热、呕吐、尿液异常等,应让患儿家属及时联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