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障碍是指食物由口向胃运输时发生困难,并伴随着咽、或食道等部位的阻塞感。通常,食物只需要一秒的时间就能通过口腔进入食道。在口咽发炎或外伤的情况下,病人会因为疼痛而不敢下咽。前侧肌、舌肌腭弓及咽缩肌瘫痪患者均有吞咽困难的情况,在脑卒中患者中尤为常见。在住院的神经科病人中,有相当比例的病人会因为吞咽功能障碍而合并有肺部感染,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怎样做才能使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
一、对吞咽功能障碍的分级评估
在实施康复训练前,必须先评估病人的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评价指标主要有吞咽困难的程度、种类和原因等。对其进行评价的手段有临床检查和影像检查等。通过评估结果去有效地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
二、有针对性地制订康复方案
在分级评估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针对不同的病人,制订训练方案,包括训练目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次数等。制定康复方案的目的在于循序渐进地改善病人的吞咽能力,并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
三、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与方式
①基本训练: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说明,病人可以选择半卧位或者是坐位,饮食以流质或者半流质的方式进行。如果在空腹时进行吞咽训练,还可以通过对病人的口腔内进行振动刷的刺激来加强口腔的协调。
②深呼吸,咳嗽和颈部锻炼:引导病人深呼吸,闭气,用力咳嗽,以达到治疗目的。吸气使肚子鼓起,由嘴呼气,使腹部出现下陷。也可以通过吹蜡烛、吹纸屑等方法来进行吹气吹起训练,防止在吃饭的时候被食物呛到。病人还可以做一些转身、前伸、后伸的运动。
③冷酸刺激训练:用棉签沾少许凉水,在病人的口腔内碰一碰,主要是软腭、腭弓、舌根、咽后壁等,对其进行感觉,并对敏感区域进行刺激,促使病人作出有规律的吞咽。也可用棉签蘸取少量的冷柠檬汁,轻触病人口腔内的敏感区域,以增强感觉的敏感性。
④肌力训练:采用鼓腮、咀嚼和伸舌的方法,为了帮助口腔肌力的恢复,还可以做左右旋转头部等康复训练。
⑤饮食训练:病人采取坐位或半坐的姿势,头部微微前倾,用枕头托住患肩,使食物不会从口腔里流出来,便于将食物输送到舌根处。食品的形状是糊状的,密度比较均匀,不应有粘性,不应松散,在经过咽部和食道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变形,不会在粘膜上留下任何的食物。一般人一口吃20毫升左右,中风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一般都是从1-5毫升开始,慢慢的逐渐增加。
⑥个人卫生:指导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动手做卫生,这样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减少病人对别人的依赖。
⑦心理支持: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心理支持同样十分重要。由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了康复训练的疗效。所以,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心理支持,使其树立起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树立起康复的信心。
四、在康复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安全性:在康复训练中,应当保证病人是安全的。尽量不要采用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损害的刺激性和危险性的恢复方式,尤其要注意避免病人在训练时出现窒息。
个体化:为适应病人的需要,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
持续性:康复训练是要持之以恒的,不能半途而废。病人应持续练习,以改善自身的吞咽能力。
共同努力:病人应主动配合医生的工作,认真地做好培训工作。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对病人给予足够的关怀与支持,使其克服困境,不断提高。
五、长期康复训练的长期维持
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经过连续的康复训练,病人的吞咽能力会逐渐提高。但在此基础上,仍需持续训练,才能真正改善吞咽功能。除此之外,病人还要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以免影响到吞咽功能的恢复。
总的来说,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是一项系统化和个性化的过程。病人与医务工作者要有一个良好的配合,要有自信,才能最终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