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胎盘早剥:危险的产科急症

时间 :2024-09-09 作者 :魏雪婷 来源: 潍坊市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孕育新生命的旅途中,每一位准妈妈都满怀期待与希望,但这条路上并非总是风平浪静。有一种产科急症,威胁着母婴的安全,那就是——胎盘早剥。

一、什么是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的现象。这一紧急情况不仅发生突然,而且进展迅速,对母婴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统计,胎盘早剥的发病率约为1%,属于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二、胎盘早剥的症状

阴道出血:出血为陈旧不凝血,出血量则因剥离程度而异。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出血量与实际剥离程度并不成正比,因为部分出血可能淤积在宫腔内。

腹痛:胎盘早剥常会引起剧烈腹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

胎动减少或停止:胎盘早剥会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导致胎动减少甚至停止。如果准妈妈感觉到胎动明显减少或没有胎动,应立即就医。

腹部紧张度增加:胎盘早剥时,子宫可能感觉紧张和硬实,触摸时会有疼痛感。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症状并非一定表明存在胎盘早剥,因为其他疾病或情况也可能引起类似的症状。

三、胎盘早剥的原因

血管病变: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血管病变时,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变性坏死甚至破裂出血,血液在底膜与胎盘之间形成血肿,致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

机械性因素:孕妇腹部受到外力撞击、摔倒或性生活时动作过于剧烈等,都可能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胎盘与子宫错位,从而引发胎盘早剥。

宫腔内压力骤减:如胎膜早破、双胎中一胎娩出后宫腔压力骤减等,也可能导致胎盘剥离。

其他因素:高龄孕妇、经产妇、吸烟、滥用药物、试管婴儿、绒毛膜羊膜炎等也是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

四、胎盘早剥的诊断

询问病史:医生会详细询问准妈妈的既往病史、妊娠史及本次妊娠的详细情况,以了解是否存在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

临床症状评估:根据准妈妈的主诉和体格检查,评估是否存在阴道出血腹痛、胎动减少等症状。

辅助检查:包括B超检查、胎心监护等。B超可以观察胎盘的形态、位置及与子宫壁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B超的诊断率并非百分之百。胎心监护则可以早期发现胎儿在宫内是否缺氧,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五、胎盘早剥的治疗

胎盘早剥的治疗策略需根据胎盘剥离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对于边缘性剥离且症状轻微、胎心监护正常、未到足月的病例,治疗倾向于采取期待疗法,即尽量延长孕周,同时密切监测母亲和胎儿的状况。然而,若胎盘早剥症状显著且已进入足月,应尽快安排分娩以减轻风险。此时,若宫口已完全扩张并预计短时间内能完成分娩,可选择自然分娩方式;反之,若胎盘剥离面积广泛、宫口未开且短时间内无法自然分娩,则推荐进行剖宫产手术以确保母婴安全。

六、预防胎盘早剥

定期产检:定期产检可以及早发现妊娠期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避免外伤:孕妇在孕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特别是腹部受到撞击或摔倒等情况。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有助于降低胎盘早剥的风险。

及时就诊:一旦出现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