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孩子发烧不用慌,教你如何科学应对

时间 :2024-09-09 作者 :李翠 来源: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发烧是家长们最常遇到的健康问题之一。面对孩子红彤彤的脸颊、滚烫的额头,不少家长都会心急如焚,甚至手忙脚乱。但请放心,只要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我们就能在孩子发烧时保持冷静,给予他们最恰当的照顾。

一、了解原因,心中有数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发烧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孩子发烧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感染性发烧和非感染性发烧。

感染性发烧:最常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引起。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感冒、扁桃体炎等。

非感染性发烧:相对较少见,可能由风湿性疾病、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

二、测量体温:准确判断,心中有数

当孩子出现发烧时,第一步是测量体温。常用的测量体温方法有腋温、耳温和肛温。

腋温:将体温计置于孩子腋下,夹紧5分钟后读取数值。正常腋温一般在36-37℃之间。

耳温:使用耳温枪测量,方便快捷,但需注意正确使用方法。

肛温:对于婴幼儿,肛温测量更为准确,但操作相对复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若测量结果显示孩子体温高于正常范围,且伴有其他症状(如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则需进一步处理。

三、物理降温:温和有效,缓解不适

对于体温未超过38.5℃的低烧,家长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散热,缓解不适。

保持空气流通: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孩子呼吸到新鲜空气,有助于散热。

减少衣物:适当减少孩子的衣物,避免捂热。但要注意避免孩子受凉,尤其是腹部和脚部。

温水擦浴:用温水(约37℃)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帮助散热。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酒精中毒。

洗温水澡:对于月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通过洗温水澡来降温。但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消耗过多体力。

局部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敷于孩子额头,帮助降低体温。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冷敷同一部位,以免造成冻伤。

多喝水:鼓励孩子多喝水,补充因发烧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通过增加哺乳次数来补充水分。

四、药物降温:适时适量,谨遵医嘱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或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进行降温。但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

常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和布洛芬(如美林)是儿童常用的退烧药。它们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使用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的剂量使用,避免过量或不足。

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和禁忌症,如蚕豆病患儿应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服药后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和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五、观察病情:细心留意,及时就医

在孩子发烧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精神状态、食欲、呼吸、心率等。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9℃或持续高烧不退。

精神状态明显变差,出现嗜睡、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等症状。

呼吸急促、困难或伴有哮鸣音。

心率增快,超过正常范围(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增加10-20/分)。

出现抽搐、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皮疹等。

孩子发烧时家长不必过于慌张,只要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难关。希望本文的介绍能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帮助和指导。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