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健康科普】低血糖会要命!您知道吗?

时间 :2024-09-09 作者 :陈佳丽 来源:株洲市中心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前几天科室收治一患者,监测血糖2.6mmol/L,除了恶心,没有其他不舒服,告知患者这个血糖很危险,患者却不以为然,在此让我不禁觉得有必要科普一下低血糖的相关知识,低血糖真的很危险!!!

 一、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就是体内血糖的浓度低于正常下限。糖是人体的能量来源,低血糖代表着体内能源缺失,可能导致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受损,比如认知障碍、小脑共济失调、猝死等。

正常人,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mmol/L。

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的范畴。

二、您有这些低血糖表现吗?如果有赶紧重视起来!

轻度:仅有饥饿感,可伴有一过性出汗、心悸、乏力、心率加快、焦虑等,可自行缓解,或进食饼干、牛奶等食物缓解不舒服症状。

中度:心悸,出汗,饥饿感明显,有时发生手抖,头昏,需补充含糖食物才能纠正。

重度:是在中度低血糖症状的基础上出现中枢神经供能不足的表现,如嗜睡,意识(不会认人,不会认方向)障碍,胡言乱语,甚至昏迷,如果低血糖严重且持续,可致死亡,赶紧送医院。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机能的下降,感知能力减弱,低血糖症状有可能不典型,导致早期识别和干预困难,直至进入昏迷状态才发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症状低血糖,病人在发生低血糖时没有任何感觉和先兆,常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昏迷,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可能会要命。

三、引起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1.降糖药物:使用过量的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用药后没有及时进餐是常见的原因

2.进食不足或推迟进餐:规律进食是控制血糖的必要条件

3.运动过度或不适当:突然加大运动量或改变运动时间,可使葡萄糖消耗过多诱发低血糖

4.过度饮酒:致肝脏调节血糖能力下降

5.患者肝脏或肾脏功能不良:影响药物代谢,使胰岛素排泄延缓,降糖药在体内蓄积

6.血糖控制过严:增加低血糖风险,尤其是独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或陪护年纪也偏大、视力下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四、如果出现了低血糖,该怎么办呢?每个人都需要掌握哦

1.如果有条件,可以购买血糖仪在家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并记录下来。如果出现低血糖的体征和症状,应立即测量血糖,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2.清醒的低血糖患者(血糖<3.9 mmol/L),尽管可接受任何形式的含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但葡萄糖(15-20g)是首选措施。15分钟后,再次测量血糖,如果仍然低于3.9 mmol/L,可重复上述措施,直到血糖恢复正常。昏迷的低血糖患者应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前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3.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危害,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按时按量服药,遵医嘱调整药物,不可擅自加量或者停药。

(2)每天定时定量进餐,不要过饱或过饿,保证膳食营养均衡。

(3)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以散步为主),但要根据血糖水平和身体状况调整运动量和时间。

(4)避免空腹或过量饮酒,因为酒精会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

(5)随身携带速效含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以备不时之需。

(6)佩戴医疗标识或携带医疗卡,注明基本信息及患病情况,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得到他人救助。

(7)告知家人和朋友自己的低血糖状况,让他们了解如何识别和处理低血糖。

(8)增加血糖监测次数(在空腹、睡前、夜间、运动前后、怀疑低血糖、开车等关键事件前),并记录下来,以便及时发现隐匿性低血糖和发现原因和规律。

(9)家属应多关心鼓励患者,增强患者信心和消除恐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0)如发现患者依从性差、认知能力及自我照护能力下降,家属需从旁协助和监督患者,建议持续评估患者的依从性、认知能力及自我照护能力。

低血糖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不仅可能加剧原有的健康问题,如导致眩晕、视力模糊、思维混乱等,还增加了跌倒等意外伤害的风险。频繁的低血糖发作还会对大脑功能造成长期损害,使脑细胞受到无法挽回的伤害,进而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对老年患者或重症患者的康复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提高对低血糖的正确认识,学会早期识别其症状,并在家中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恰当的护理至关重要。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