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被人们熟知的疾病,绝大多数人对这种疾病的了解就是血压升高这一点,其他的都是一问三不知。高血压的发病率比较高,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会得上高血压,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疾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按时用药、定期监测血压等方式,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高血压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了解原因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这种疾病。第1个原因就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大约有6成的高血压患者,家族当中有人患高血压。第2个原因就是饮食方面的原因,如果经常吃一些盐分比较高的食物就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几率。第3个方面就是精神总是特别的紧张,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当中,血压也容易升高。第4个方面就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外在环境和工作环境,尤其是一些受噪音影响非常大的地方。
二、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有的高血压患者在早期的时候并没有症状,但是有的高血压患者是有症状的。比如说出现耳鸣的问题,耳朵当中经常出现响声。再比如说感觉眩晕,经常感觉头晕目眩的,总是非常的不适。再比如说感到心慌气短,因为血压升高会影响到人的心脏功能,持续的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一些心脏不适的症状。
三、什么时候测量血压才是正确的?
如果本身家族当中就有人患有高血压,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应该定期的测量血压。如果家族中没有人患有高血压,在40岁起就应该定期的测量血压了。测量血压的时候要注意很多方面,包括正确的使用血压仪,包括使用正确的姿势测量血压,包括在测量血压的时候保持静止,不要说话等等。把这些地方都注意到位了,才会测量出准确的血压值。如果是中青年患者,建议每日清晨测量血压2-3次,如果患者是老年人,则每日清晨测量1次即可。在测量血压的同时还要注意检测体重、腰围等其他指标。
四、得了高血压要怎么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第1种是药物治疗方法,第2种是生活干预法,也就是治疗和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法就是用服用降压药的方式来控制血压,生活干预法主要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戒烟限酒,吸烟过多会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和饮食习惯(低盐低脂饮食)来控制血压。除此以外还要养成好的心态,还要保持健康的体重,确保自己有一个不错的健康状态。
五、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高血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好对高血压的预防工作,尤其是家族中有人得了高血压的人。要注意规律的作息,不要经常晚睡。要在饮食当中多加注意,改掉重口味的饮食习惯。要养成健康的饮食方式,多吃一些健康的蔬菜和水果。要定期的检测血压,血压偏高了以后要想办法恢复正常。
六、高血压患者不规范服用降压药,会出现什么情况?
高血压不按时服用降压药,会引起血压出现反复的波动,也就是血压明显升高和正常血压反复交替的现象发生。
这是因为当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血压往往可以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没有规律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没有服用降压药的时间段内,血压再次升高甚至更高的情况,也就是所说的血压反弹。而这种血压忽高忽低的现象,对于心脏以及肾脏和大脑的损害更加明显。长期这种忽高忽低现象的发生,会大大增加脑梗塞、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
七、高血压吃药降下来后可以停药吗?
高血压吃药降下来之后不建议停药。
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下降,即便正常,也要坚持用药,降压药物对血压的控制维持时间一般是在10-24小时,一般停用7天后体内基本没有药物成分可以控制血压。高血压的本质危害在于它会引有心脑肾等的损害,突然间停药,会出现血压的波动,血压波动能引起各个脏器供血改变,可能出现血压反弹或急剧升高导致的意外事件,尤其是脑血管事件和心脏事件发生。当然,可以根据血压监测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量,绝对不能自行更改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