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为慢阻肺,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呼吸疾病,通常是因为长期的吸入大量危害性气体导致气道或者是肺泡病变,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以及呼吸症状受限的现象。这种疾病发生后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那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具体有哪些呢?这种疾病又应该如何进行食疗和护理呢?
一、慢阻肺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呢?
慢阻肺疾病在临床上会包含诸多症状,主要症状类型包含了咳痰、慢性咳嗽、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中慢性咳嗽会伴随着疾病的发展最终导致终身不愈,会表现为在早晨咳嗽明显,或者是在夜间有阵咳或者是排痰现象。咳痰一般表现为咳出白色黏液或者是浆液性的泡沫性痰,偶尔会咳出血丝,一般在清晨的排痰量比较多,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痰量会明显的增加,还会呈现出脓性痰现象。疾病早期患者只有在劳动的时候才会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气短的现象,在后期会逐渐的加重,最终导致即使是在休息或者是日常活动的过程中仍旧会感觉到气短。一部分重度疾病患者还会出现胸闷以及喘息等不良现象。
二、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食疗呢?
在对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科学的食疗方式意义重大,通过食疗能够提升患者预后效果,提升患者身体抵抗力,促进疾病早期顺利康复。慢阻肺患者受到长期营养摄入不足、能量消耗代谢提升、营养成分吸收不完全等原因,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症状,长期营养不良也会提升患者感染的风险,导致健康状态受到影响,疾病预后效果也会受到威胁。所以在患者进行科学的营养支持方式十分重要。需要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少食多餐,需要确保饮食的清淡,不能吃的过饱、过甜、过于生冷,也不能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胡椒、辣椒、葱、韭菜等,防止因为刺激到呼吸道导致症状加重,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食用高蛋白以及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三、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1、心理护理
慢阻肺疾病的病程比较长,还因为疾病会长期反复性的发作,所以会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精神负担,患者心理层面也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所以对患者心理层面的护理意义重大,可以为患者讲述一些成功的案例,倾听患者的心声,有效消除患者对于疾病的担忧,确保患者能够长期处于一个乐观的心态。
2、用药护理
应该给予患者抗炎、祛痰、止咳以及平喘的药物,观察实际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现象,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需要为患者注射流感疫苗,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感冒情况的发生。
3、生活习惯护理
在生活当中需要确保患者的睡眠量充足,保证居住环境的安静以及室内温度适宜,慢阻肺患者还需要避免感冒,能够做到生活规律以及劳逸结合,避免吸入烟雾,粉尘以及有害气体,尤其是需要指导患者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疾病的最为重要的高危因素,患者的家庭成员也需要做到戒烟,往往二手烟的危害性更大,在室内需要确保空气的流通顺畅,对于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安装空气过滤装置,尽量不要养宠物,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此来稀释痰液,能够协助患者翻身和叩背,指导患者在进行深吸气之后能够进行有意识的咳嗽,以此更加利于排痰,指导患者外出能够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在此基础到过敏原以及污染源。
4、呼吸训练
慢阻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呼吸困难的症状,尤其是当疾病进入到缓解期时候呼吸困难症状更加明显,所以就要适当地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呼吸训练,在引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中,要使用腹部呼吸,鼻子吸气,嘴巴吐气。呼吸训练过程要尽量深和慢,每天最少进行四次训练,每次训练二十分钟,以每分钟十次的频率进行。
总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后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该种疾病拥有一个科学的认知,清楚疾病的食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才能够起到有效提升疾病预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