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心梗时,如何自救

时间 :2024-08-28 作者 :刘玲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张家坡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前言:心肌梗死,通常被称为心梗,是一种突发性的心血管急症,常常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阻塞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心梗的发生往往是突然且不可预见的,患者可能在日常活动中就会体验到严重的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及时的自救措施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后续的康复效果。

一、心梗的警示症状

心肌梗死(心梗)是一种突发性且极具威胁性的心血管疾病,其早期症状十分重要。常见的警示症状首先是胸痛,患者通常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或紧缩感,这种痛感可以是剧烈而持久,也可能表现为轻微的闷痛,痛感的部位通常位于胸骨后方,但有时也会向肩膀、左臂、背部、颈部、下颌甚至腹部放射。胸痛伴随的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特别是在体力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呼吸会显得非常困难。大量出汗也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无缘无故地感到汗流浃背,伴随冷汗的出现,使人感到极度不适。此外,恶心和呕吐也可能会在发作时伴随出现,许多患者可能将其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晕车引起的。最后,感觉到神志模糊或晕厥,尤其是在活动或情绪激动后,都是值得警惕的信号。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着心脏可能正处于危机之中,患者需要立即引起重视并迅速就医。

二、立即采取的自救措施

当心肌梗死的症状出现时,立即采取自救措施至关重要。首先,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紧张和焦虑会加重心脏负担。深呼吸几次,尽量让自己情绪平稳。接下来,应迅速拨打紧急求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最好能够描述清楚自己的症状和具体位置,以便救护人员能够迅速赶到。同时,如果你有处方的硝酸甘油药物,可以按照医生的指示将其放置在舌下含服,以帮助扩张血管,缓解心绞痛。此时,尽量采取坐直或躺下的姿势,避免任何不必要的体力活动,减少心脏的负担。也要避免进食或饮水,以免影响后续治疗。如果身边有家人或朋友,及时告知他们你的状况,并请求他们的帮助。此外,若感到非常不适且意识模糊,寻找有人帮助进行心肺复苏(CPR)是必要的。通过及时的自救措施,可以在等待医疗救援的期间,尽量减少心脏进一步损伤的风险,争取最大程度的生存机会。

三、呼救与应急

在心肌梗死的紧急情况下,呼救与应急反应显得尤为重要。当出现胸痛、呼吸急促、出汗等许多典型的心梗症状时,首先要立即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尽量大声喊叫,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如果有朋友或者家人陪伴,此时应明确告知他们你的情况,说明你可能正在经历心肌梗死,并要求他们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例如120,以便尽快获取医疗救援。同时,尽量保持镇定,避免过度紧张,因为过度的焦虑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若周围没有人,尽量用手机拨打急救电话,将自己所在的位置和症状清楚地告知接警员。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期间,如果有经过的路人或亲友,请求他们协助你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CPR),特别是当你意识模糊或失去知觉时。若有条件,旁观者可以学习或参考一些简单的CPR技巧,比如按压胸部的节奏和深度,以维持血液循环。与此同时,确保呼吸道的畅通,若出现呕吐或意识模糊的情况,必须将患者侧卧,以防窒息

四、心理疏导

心肌梗死的发生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影响,也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经历心梗后,许多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甚至抑郁,因此及时的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患者应该认识到这种情绪反应是正常的,对于生命威胁的恐惧感,人们在遭遇重大疾病时容易产生。为此,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建立支持系统,减少孤独感,是重要的心理疏导方式。

参加心脏病患者的互助小组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这类小组通常由经历过类似情况的人组成,患者能在这里获得彼此的理解与支持,分享应对技巧,增强心理韧性。专业心理咨询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心理医生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调整负面情绪,提供应对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变化。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适度锻炼、均衡饮食以及良好的作息,能够对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练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也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

结束语

心肌梗死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疾病,然而,通过掌握自救技巧和应急措施,许多患者可以在危机情况下挽回生命。在心梗发作时的冷静应对和快速行动,不仅能降低心脏损伤的风险,还能为专业医疗人员提供宝贵的救治时间。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