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老了老了,再也不能弯腰了!”——警惕老年脊柱压缩骨折

时间 :2024-08-28 作者 : 丁德成 来源: 沂水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人老了,不中用了,弯个腰都费劲!”、“哎哟,这腰背怎么越来越直不起来了?真是越活越回去了!”,您身边是不是也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很多老年人认为,腰背痛、弯腰困难是正常衰老的现象,忍一忍就过去了。殊不知,这很可能是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发出的警报!置之不理,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生活质量!

1.脊柱:人体的“顶梁柱”,老了更要保护它!

我们的脊柱由一块块椎体连接而成,像一根弹簧,支撑着身体的重量,保护着内部的脊髓神经,赋予我们运动的灵活性。然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骼中的钙质逐渐流失,骨质密度下降,就像弹簧失去了弹性,变得脆弱易断。这时,即使是轻微的外力,比如弯腰、咳嗽、甚至翻身时,都可能导致椎体压缩、变形,形成骨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脆性骨折”,而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是最常见的脆性骨折之一。

2.哪些人是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高危人群?

年龄是最大的“危险因素”:6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量流失加剧,发生骨折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中招”: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速度加快,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进而导致骨折。

骨质疏松:沉默的“隐形杀手”:骨质疏松是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也会增加骨折风险。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例如糖皮质激素,会影响骨骼代谢,降低骨密度。

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都会加速骨质流失,增加骨折风险。

家族遗传:有脊柱压缩性骨折家族史的人群,发生骨折的风险更高。

3.如何识别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

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突发的背部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常发生在腰椎或胸椎部位,尤其是在弯腰、咳嗽、打喷嚏或搬运重物时加重。

疼痛部位固定:疼痛通常集中在骨折的椎体部位,也可能放射至腹部、腿部。

活动受限:患者难以弯腰、挺直背部,甚至无法行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身高变矮:这是由于椎体压缩导致的,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身高比以前矮了几厘米。

驼背:骨折后脊柱变形,可能出现驼背畸形,影响体态美观。

4.如何治疗和预防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

1)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X射线、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评估骨折程度和神经损伤情况。

2)“量体裁衣”,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对于症状较轻、骨折程度较轻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卧床休息、服用止痛药、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等,并佩戴支具保护脊柱,避免二次损伤。

微创治疗:对于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无效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微创治疗,例如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等。这些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形态。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骨折、伴有神经损伤或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椎体切除减压固定术等。手术的目的是重建脊柱稳定性,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疼痛。

3)预防措施:从生活点滴做起

预防骨质疏松,打好“基础”:老年人应该积极补钙、补充维生素D、进行适当的负重运动,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避免跌倒,做好“防护”:保持家居环境安全,使用防滑垫、扶手等辅助设施,减少跌倒风险。

戒烟限酒,改掉“坏习惯”: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加速骨质流失,增加骨折风险。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早发现骨质疏松,并进行干预治疗。

4.总结

老了老了,再也不能弯腰了!”,这并非是无法改变的宿命。积极预防、及早治疗,老年人也能拥有健康的脊柱,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