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神经内科临床指南:如何应对突发性眩晕

时间 :2024-08-20 作者 :董宁 来源: 吉林省前卫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突发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症状,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多种疾病性和非疾病性因素引起。本文将从神经内科临床指南角度,详细介绍其原因、应急处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一、突发性眩晕的原因

1.非疾病性因素

突发性眩晕有时非疾病直接导致,而是由于体位变化过快或环境因素引起,如迅速站起时可能因回心血量不足导致大脑短暂供血不足,引发一过性头晕。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需避免快速体位变动。

2.疾病性因素

2.1贫血

贫血由体内红细胞数量下降导致,使脑部缺血、缺氧。头部血管痉挛时,脑部供氧不足引发眩晕,常伴有乏力、精神疲惫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因补充造血物质或进行其他相应治疗。

2.2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眩晕原因之一。血压升高导致血管受损,形成粥样斑块,引起血管狭窄。血压波动时,血管痉挛,大脑供血不足,引发眩晕。患者应常备降压药,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2.3耳石症

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由内耳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引起,头部位置改变时引发短暂眩晕,常伴恶心、呕吐、眼部震颤。部分可自愈,部分需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

2.4颈椎病

颈椎病可压迫神经根和脊髓,导致椎动脉受压,进入大脑的血流量减少,引发眩晕。尤其在体位变化时,压迫明显,眩晕症状加剧。治疗颈椎病需根据病情采用药物、物理疗法或手术等方法。

2.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TIA是由短暂性脑或视网膜局部供血不足所致,常表现为突然发作并快速恢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TIA是潜在血管病的重要警告信号,应及时就诊并接受治疗,以防发展为严重的卒中。

二、突发性眩晕的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活动

当突发性眩晕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手头的工作或活动,避免跌倒造成二次伤害。寻找固定物体扶持或躺下,保持身体平稳。

2.寻求帮助

如果眩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3.记录症状

眩晕发作后,患者应详细记录眩晕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根据眩晕的具体原因,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对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需使用降压药;对于前庭神经元炎引起的眩晕,可使用氢化可的松等抗炎药物;对于梅尼埃病引起的眩晕,可使用苯海拉明等药物缓解症状。

2.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如平衡训练、前庭康复训练等,对于改善眩晕症状具有积极作用。这些疗法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提高治疗效果。

3.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耳石症和颈椎病患者,如果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

四、预防措施

1.生活调节

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等。运动时注意安全,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风险运动。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眩晕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生帮助。

3.心理调适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诱发或加重眩晕症状。患者应学会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可以尝试进行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以缓解情绪问题。

4.避免诱发因素

眩晕的发作往往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关,如体位变化过快、情绪波动过大、环境嘈杂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这些因素,以减少眩晕发作的风险。

五、总结

突发性眩晕是常见神经科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患者应采取生活调节和预防措施,减少发作风险。一旦发作,应立即应急处理并及时就医,以便医生制定合适治疗方案。通过综合治疗和科学管理,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