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学习掌握心肺复苏术,关键时刻或可救人一命

时间 :2024-08-16 作者 :王宵晓 来源: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心脏骤停,生命之舟突遇风暴,分秒间决定生死。掌握心肺复苏术,是每位公民应备的急救技能。本文旨在普及心脏骤停急救知识,从认识症状到掌握CPR基础,再到AED的使用,全方位解析这一生命救援技术。让我们共同学习,提升急救能力,为守护生命贡献一份力量。在紧急时刻,用爱与知识为生命护航。

一、认识心脏骤停:生命的紧急刹车

心脏骤停,即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泵血,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全身各器官尤其是大脑迅速缺氧。其症状包括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仅有喘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等。心脏骤停的原因多样,包括心脏病发作、电击、溺水、窒息、药物过量等。由于大脑在缺氧4-6分钟后即开始遭受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在心脏骤停后的“黄金四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术至关重要。

二、CPR基础:生命的接力赛

(一)检查与启动紧急响应:一旦发现有人倒地,首要任务是确认周围环境安全,以防自身受伤或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随后,迅速而细致地检查倒地者是否失去意识,通过轻拍其肩膀并大声呼唤来判断。若患者无反应且呼吸异常或完全停止,应立即启动紧急响应机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清晰告知情况,同时迅速环顾四周,寻找并准备使用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以争取最佳救治时机

(二)胸外按压:操作时,需让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上,解开上衣,定位胸骨下半部与两乳头连线中点为按压点。随后,施救者双手掌根重叠,手指相扣并翘起,利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按压深度至少达到5厘米(成人),且速率维持在100-120次/分钟之间。每次按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肋骨骨折,以确保按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每完成30次有效的胸外按压后,可暂停按压,转而进行2次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需先确保患者的鼻孔被轻轻捏紧,以防止气体泄漏。随后,施救者应以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与患者形成密封,缓慢而有力地吹气约1秒钟,同时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随之抬起,以此判断通气是否有效

(三)持续循环: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务必保持“30:2”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即每做30次有力的胸外按压后,紧接着进行2次人工呼吸。这样的循环需不间断地持续进行,直到专业的医疗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并接手救治。请记住,坚持就是希望,您的每一分努力都可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三、关键技巧与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公众应提高对心脏骤停症状的认识,一旦发现立即快速识别并启动急救流程。同时,质量优先原则必须贯穿始终,确保胸外按压的深度、速率和位置准确无误,且按压过程中避免任何不必要的中断。若现场有多人参与,团队协作尤为重要,应明确分工,轮流进行胸外按压,确保按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此外,情绪管理同样不容忽视,保持冷静的心态,避免因紧张情绪影响操作的准确性和质量,是每一位急救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四、AED的使用:科技助力生命救援

AED,这一现代医疗科技的杰出代表,无疑是紧急救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作为便携式救命神器,它能够在心脏骤停、特别是心室颤动的关键时刻,迅速介入,通过自动分析心律,精准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从而大幅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其操作过程简单直观,仅需按照语音指引开机、贴片,并耐心等待分析结果,避免了因操作复杂而延误救治的情况。一旦AED判定需要电击,只需确认周围无人接触患者,即可果断按下电击按钮,随后无缝衔接胸外按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专业医疗团队到达。AED,以科技之名,点亮生命之光,分秒必争,为每一个生命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五、结论

心肺复苏术是面对心脏骤停这一紧急状况时,挽救生命的关键技能。通过提高公众对心脏骤停的认识,普及CPR知识,加强AED的普及与应用,我们能够在关键时刻为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急救者,掌握心肺复苏术,就是在为身边的人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线。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提升社会的急救能力,让爱与希望在每一次紧急救援中传递。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