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汇,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心衰是心脏这个“泵”的功能出现了问题,无法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那么,心衰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心衰是怎么引起的
①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生,会导致心肌损伤现象出现,使其逐渐失去弹性,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从而引发心衰。
②肺部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心跳频率加快,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从而诱发心衰。
③高血压:高血压是引发心衰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使心脏承受过大的压力,心脏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完成每一次泵血。长此以往,心脏肌肉会变得肥厚,其泵血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导致心衰情况出现。
④全身性的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慢性肺部疾病等,都会增加患心衰的风险。
⑤药物和化学物质:长期使用抗肿瘤药物、某些抗生素、以及滥用某些兴奋剂、吸食毒品等,都可能对心脏造成伤害,从而导致心衰。
⑥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给心脏带来压力,使心脏更容易受到损害,进而引发心衰。
⑦其他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肺心病等,都是引发心衰的常见诱因。心脏自身疾病会直接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和组织,从而导致心衰。
⑧妊娠和分娩:妊娠和分娩可能会引发心衰。孕妇在妊娠期间血容量会增加,而血容量的增多会增加心脏的压力,容易诱发心衰;孕妇分娩时,由于子宫的收缩,大量的血液会被挤压进心脏,使心脏承受更多的压力,容易引发心衰。
二、对于心衰,日常生活要需要注意什么
①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关键。均衡膳食、适当运动、防止过劳等,都是守护心脏健康的基石。尤其是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讲,更需要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防止过多的钠离子摄入体内,增加心脏负担。
②情绪稳定:保持稳定的情绪至关重要。过度的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当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支持。
③体重监测:定期监测体重,如果短期内体重增加比较快,注意有无胸闷憋气,警惕水钠潴留,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④适度运动: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比如,散步、游泳、打乒乓球等,还可以进行八段锦、养生操、打太极等运动,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⑤药物管理: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不可以自行增加药物剂量,或者减少药物剂量,甚至乱用药、停药。
⑥监测症状:注意观察是否有呼吸困难、胸痛、疲乏等症状,若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立即就医。
⑦饮食管理:限制钠盐摄入,降低水肿和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控制水分摄入,防止加重心脏负担。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⑧治疗和定期复查:对于心衰患者来讲,定期的检查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医疗人员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身体状况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延缓心衰的进展。同时,心衰患者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
⑨避免吸烟和饮酒:烟中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大量饮酒会导致心肌病变,进一步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给心脏带来负担。
⑩预防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感染,防止身体受寒,尽量不要去往人群密集的地方,若出现呼吸道感染情况,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总之,心衰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只要了解引发原因和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事项,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其带来的伤害,还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心脏健康,守护生命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