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相信不少朋友身边就有脑梗死患者,因此,提及此病大家对它都不是很陌生。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快、发病急、发病凶险的特点,一旦出现急性脑梗死,需要进行急诊取栓治疗,开通闭塞血管,治疗时间越早,开通的血流越好,患者急诊取栓前的梗死体积越小,患者获益的机会越大。那么,取栓术后,要注意些什么?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药物服用上有什么要求呢?一起来学习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后的护理知识吧!
急性脑梗死即脑血管被脑血栓堵住,原有的脑血流无法到达远端血管,脑组织无法获得需要的血液和养分,便出现了急性缺血、缺氧,接着脑组织出现不可逆转的坏死。急诊取栓术是指使用微创介入技术,在大腿根部股动脉进行穿刺,或经桡动脉等入路,借助取栓支架、抽吸导管、球囊等材料,对闭塞的脑血管进行再通。其技术包括支架取栓术、血栓抽吸术、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动脉溶栓术等,以最快的速度开通再通闭塞的脑血管,恢复脑血流,挽救处于梗死过程的脑组织、脑细胞。
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取栓术后,护理要点大致包括身体护理、药物管理、饮食调理3个方面。
身体护理
1、严密监测神经功能,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运动、语言,重视患者主诉,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者呕吐,报告医生,并行急诊头颅CT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出血转化、高灌注综合征等发生。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支架取栓治疗后患者行心电监护,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及血压监测。注意观察术后血压情况,血管再通情况不佳或有血管再闭塞风险的患者,不建议控制血压至较低水平。
3、术后穿刺侧下肢制动12h,沙袋压迫穿刺点4h,观察动脉穿刺点局部有无皮肤瘀斑和血肿,敷料是否清洁干燥,包扎松紧是否适宜;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肢端皮肤温度、颜色是否正常。术后需要卧位休息,可以按摩小腿腓肠肌、做踝泵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药物管理
取栓手术后,常常有很多药物需要服用,包括降压、抗凝、抗血小板、降脂、降糖的药物。由于取栓手术后存在血栓再发,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能,同时血压与血糖均明显地影响预后,因此需要对上述药物进行统筹管理。
1、血压的管理对取栓术后患者最重要,对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应控制在〈160/90mmHg以内。
2、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以及新型的口服抗凝药,包括利伐沙班、艾多沙班以及阿哌沙班等沙班类药物。
3、抗血小板药物中,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较为常用。抗凝以及抗血小板的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正规应用,以免发生自发性出血等并发症。
4、调脂稳定斑块的药物,稳定斑块,加速内皮修复,主要是他汀类,包括立普妥和瑞舒伐他汀等,早期强化治疗,后期常规剂量。
饮食方面
饮食上,以清淡为主,患者刚完成手术要注意进食易消化、低盐低脂、低糖以及低热量的食物,有吞咽功能的患者可以进流食。特别是喜欢重口味食物的患者一定不要再吃刺激性食物;此阶段患者需要合理安排饮食,重点是保证营养,摄入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才能减轻疾病与手术操作带来的损伤,加快身体修复;还应该补充各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甘油三酯以及血清胆固醇,能够让患者身体恢复更快。
总之,取栓术后患者不能完全放松,应继续遵嘱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饮食,适当运动锻炼,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