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一声,老张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这一跤摔断了他的腿,送到医院被诊断为股骨颈骨折,需要进行手术。然而,老张已经80岁高龄了,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这让老张和家人都十分担心:这么大年纪了,手术能做吗?麻醉会不会有危险?
其实,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麻醉安全性的提高,高龄已经不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即使是像老张这样身患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只要经过完善的术前评估和周密的麻醉方案制定,也可以在安全的保障下顺利完成手术。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高龄骨折患者的麻醉安全问题。
1.高龄骨折患者麻醉风险为何高?
高龄是骨折手术的一大挑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血管系统:心脏功能减退,血管弹性降低,对血压波动耐受性下降,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
呼吸系统:肺活量减少,咳嗽反射减弱,术后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肝肾功能:肝脏代谢能力和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减慢,容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
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
此外,高龄骨折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增加手术和麻醉的风险。
2.如何保障高龄骨折患者麻醉安全?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高龄骨折患者麻醉安全,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1)完善的术前评估
详细了解病史: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以及目前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为麻醉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必要的辅助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液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脏器功能和手术风险。
(2)个体化的麻醉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麻醉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并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监测,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用药剂量,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麻醉方式的选择:常用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麻醉药物的选择: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用药剂量,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3)术中严密监测和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指标,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生理状态。
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液体补充,维持患者血容量的稳定,预防术中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
(4)术后镇痛和康复
多模式镇痛: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康复,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镇痛方式,如静脉镇痛、神经阻滞、非药物镇痛等,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早期康复: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3.高龄骨折患者及家属需做什么?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如实地向医生提供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信息,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
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注术后康复: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4.总结
总而言之,高龄骨折患者的麻醉安全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只要进行完善的术前评估,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进行严密的术中监测和管理,并做好术后镇痛和康复,就能最大程度地保障高龄骨折患者麻醉安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手术,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