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别让手机“偷走”孩子的心!——电子产品成瘾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

时间 :2024-08-13 作者 :费艳艳 ​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虚拟世界中,成为“低头族”中的一员。家长们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担心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那么,电子产品成瘾究竟会对儿童青少年造成哪些危害呢?

1.电子产品成瘾:不容忽视的“现代病”

电子产品成瘾,又称网络成瘾障碍,是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手机等电子产品,导致其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功能损害,并伴随有明显的戒断反应和耐受性增加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游戏障碍”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1)》,将其定义为一种成瘾性行为障碍。

简单来说,孩子一旦对电子产品上瘾,就会难以控制自己使用的时间和频率,即使明知这样做会影响学习、生活和健康,也难以自拔,甚至会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戒断反应。

2.电子产品如何“偷走”孩子的心?

神经递质的“陷阱”:电子产品通过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刺激,使大脑释放大量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产生愉悦感。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更容易陷入这种“奖励机制”,形成依赖。

现实世界的“失落”:虚拟世界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容易使儿童青少年沉迷其中,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长此以往,会导致其社交能力下降、情感淡漠。

大脑发育的“干扰”:研究表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儿童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的发育,而前额叶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计划、决策、情绪控制等。过度沉迷电子产品,可能导致注意力缺陷、学习障碍、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3.电子产品成瘾,究竟“偷走”了什么?

偷走”孩子的视力: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研究表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眼部疲劳、干涩、视力下降,甚至增加近视、散光等眼部疾病的风险。

偷走”孩子的睡眠: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扰乱孩子的生物钟,导致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等问题。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影响身体发育。

偷走”孩子的注意力:电子产品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快速切换的画面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和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发展。

偷走”孩子的社交能力:沉迷于虚拟世界会减少孩子与家人、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导致他们缺乏社交经验,不善于表达自己,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出现社交恐惧、孤僻等心理问题。

偷走”孩子的健康: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孩子缺乏运动,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此外,部分孩子还会因为过度沉迷游戏而出现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问题。

4.电子产品成瘾的“蛛丝马迹”

时间失控:花费大量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难以控制使用时间,甚至影响睡眠、学业等。

兴趣转移:对其他活动失去兴趣,如户外运动、社交活动等,只关注电子产品。

情绪变化:当被限制或禁止使用电子产品时,会出现烦躁、焦虑、易怒等情绪反应。

身心症状:出现视力下降、颈椎疼痛、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5.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电子瘾”?

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家长要率先垂范,减少自身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制定规则,明确界限:与孩子共同制定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明确使用时间、频率和内容,并严格执行。

丰富生活,转移注意力: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体育运动、兴趣班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转移他们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

亲子陪伴,增进感情:多陪伴孩子,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增进亲子感情。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严重的电子产品成瘾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6.结语

电子产品本身并不可怕,合理利用可以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助手。但如果过度沉迷,就会变成“电子海洛因”,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别让手机“偷走”孩子的心!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