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西药中六类降血压的科普知识

时间 :2024-08-02 作者 :程凡花 来源: 临沂市沂水县富官庄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但知晓率和治疗率较低;很多病人遵照医嘱服用降压药,但是医生为什么要给你用这种药?这种药有什么效果?有什么副作用吗?用其他药物替代治疗是否合适?没有几个病人能理解。今天就简单介绍以下六种降压药的特点。

1.钙通道阻滞剂

带有“地平”的药,被称为钙通道阻断剂。其主要作用是阻断VSMCs上钙离子通道,起到扩血管、降压作用。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贝尼地平等,在临床上很常见。

老年人高血压、外周血管病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等都属于此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牙龈增生、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等。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这种大部分都带着“普利”两个字,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为:抑制AngⅡ、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I)的合成和降解。临床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冠心病、左心室功能不全、左心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代谢综合征等都属于此类药物。药物对舒张压的抑制作用优于前者。

此外,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剂会使患者出现干咳情况,有些人在一段时间后症状就会消失,但更多的人不能耐受,需要停药。用药一段时间后要注意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这些药物不适用于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这是以“沙坦”命名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阻断AngII 1型受体(AT1)。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沙坦”的,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

此类药物适用于心衰,冠心病,左室肥厚,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蛋白尿,代谢综合征,以及对ACEI无效的病人。但是,ARB类药物与ACEI类药物合用时不宜联合使用,以免增加离子失调的危险。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引起的咳嗽比ACEI要少,但还是有一些病人会发生咳嗽,用药后还要密切监测血钾和肌酐的水平。这些药物不适用于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4.倍他受体阻滞剂

大部分都带着“洛尔”两个字。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肾上腺素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活化,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比如比索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罗洛尔,普萘洛尔等。高血压伴冠心病、高血压伴心力衰竭、高血压伴心肌梗死、高血压伴心律失常等患者可选用此类药物。

但是,并不推荐老年高血压或脑卒中患者使用β-阻滞剂,除非有较强的适应症。因此,倍他受体阻滞剂不能作为上述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除此之外,患有糖尿病的人也要慎用。

服用此类药物后,应密切监测心率,防止心搏过缓,当静息心率低于50下时,应调整或停用药物。在应用倍他受体阻滞剂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反跳,引起血压、心率的反弹。

5.利尿剂

此药从名称上看并不通用。该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利尿,减少容积负荷来达到降压的目的。可以口服吲达帕胺、氢氯噻嗪等药物。

注意:噻嗪类利尿剂禁用于痛风及高尿酸患者。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易感人群的发病风险,因此应避免联用。

由于此类药物能促进排尿,排尿时会将血液中的电解质排出,因此在用药2-4周后应检测血液电解质(血钾,血钠等),如果没有低血钾症状,也应每六个月复查一次。

6.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

α1受体阻断剂,大部分都是以“唑嗪”为名。该类药物通过阻断α1受体而直接起到降压的作用。常见的有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哌唑嗪等药物。此类药物适用于患有前列腺增生症的高血压病人。

注意:此类药物会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导致充血性心衰。短时间内应用,会反射性地使心率增快,个别病人会出现心绞痛。

结语

主要讲述六类降压药的降压机理、特点、适用人群、用药特点和注意事项,希望能让您对降压药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