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具体是通过人体留取尿液分析与判断尿液当中的成分,进而了解人体肾脏、泌尿系统以及肝胆等器官的正常功能以及异常问题,是许多常规体检以及疾病检查当中的基础检查项目类型,但许多人在接受尿常规检查时可能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异常结果,有时甚至可能会被医生要求再次接受检查,这都是因为在尿常规检查之前的尿液留取阶段以及后续送检阶段可能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导致影响检验结果,再次检验之后如果排除了一些影响因素那么就需要高度怀疑相关疾病的存在,所以为了提高尿常规检验的检查质量以及检查效率,需要遵守一定的检查注意事项。
一、 药物影响
许多基础疾病的治疗药物或者常规药物都是通过肾脏进行代谢、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这些类型的药物在使用过后会影响各种尿常规检验指标,有时尿液检查结果异常,在确定其他情况以及基础条件都无问题的情况下,很可能就是由于用药因素影响导致检查结果异常。例如在使用部分抗生素之后人体内部分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可能会无法排查出尿液当中病菌的存在;另外,有时检查结果会发现尿液当中的葡萄糖指标突然增加,在已经排除饮食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就需要怀疑是否服用避孕药等药物,长期服用避孕药会直接导致尿糖增加,此外部分激素类药物也能够引起尿糖指标的波动。
二、 饮食影响
饮食也是影响尿常规检验指标的重要因素,例如过度饮用牛奶等高蛋白物质就会引起尿蛋白指标的增加与异常波动,正常来说尿蛋白指标水平应该阴性作为健康状态,而日常饮食就有影响这一指标的可能,有时甚至因为剧烈的运动之后接受检查也会影响这一指标出现阳性情况。另外过度饥饿也会导致相关指标出现异常,尿酮体检验阳性就需要怀疑饥饿问题,如果人体尿液当中出现了酮体,其具体是指人体胰岛素水平缺乏,需要通过脂肪来提供基础能量,所以尿常规的检验检查不需要保持长时间的禁食状态,这样反而可能导致指标异常,原则上在接受尿常规检查前一天,维持基础正常饮食,避免过度使用某一种食物类型,保持各种营养元素摄取均衡即可。
三、 运动影响
上述已经提及,尿常规检查前的剧烈运动会影响尿蛋白水平,除此之外剧烈的运动之后接受尿常规检查还会出现其他指标的异常情况,例如尿沉渣检查中管型阳性,,这一指标主要用于反馈人体肾小管的基础形状以及其内径大小,能够帮助反应肾脏当中各处肾单位是否存在淤滞阻塞情况,所以原则上不建议在检查前开展各种强烈运动,如果需要前往医院接受检查,那么应该避免选择骑脚踏车、跑步等方式前往医院。
四、 留尿的时间
原则上接受尿常规检验留取的尿液应该为早晨的第一次尿,人体产尿的基础成分整体较为稳定,并且排出的各类细胞、结晶成分以及管状结构都基本完整,所以一般尿常规检查都需要留取该时间段内的尿液作为检验标本,在采集完成之后也需要尽快送往检验室进行检测,尽可能将送检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长时间放置可能会影响尿液标本质量,并且出现污染问题,由此导致各项检验指标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另外需要注意,部分患者在接受尿常规检查前的尿液采集时会将尿液放置过长时间,并且在后续发现尿液味道变臭,此时的尿液味道变臭并不意味着疾病,其主要与长时间放置导致的尿液当中成分分解与腐败有关,在细菌作用下同时可能产生氨臭问题,如果已经出现发臭问题那么需要重新留置尿液,该标本已经不适合用于检验尿常规。
五、 尿液的清洁度
尿液的清洁问题同样是影响尿常规检查结果的重要因素,其中还有一个尿液采集基础要点——在采集尿液时留取中段尿(即去掉最前端和最后一段尿液),并且一定要注意,不能在排便过程当中留取尿液,如果混入粪便污染尿液同样会影响检验结果。对于许多女性患者群体来说,还有一项能够影响尿液清洁度的问题,那就是月经问题,如果在月经期间接受尿常规检查,可能会导致经血混入尿液当中,从而影响尿液当中的红细胞结果,所以应该避开经期接受尿常规检查,此外经期以外的其他时间接受检查也要注意避免在尿液当中混入阴道分泌物,这同样会导致检验结果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