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该纪念日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和理解。目前,全球已有600万帕金森患者,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而深入了解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对于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预后,减轻其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于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及路易小体在脑内的形成所致。
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类。其中运动症状通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静止性震颤是指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四肢或下颌不自主抖动,肌强直则表现为肌肉僵硬、抵抗被动运动。运动迟缓,即动作缓慢,是帕金森病最常见且最具特征的症状,常导致患者难以完成日常活动。姿势步态异常则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拖曳以及小步走,患者易于跌倒。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则包括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焦虑、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如何诊断?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诊断工具进行综合评估。
运动迟缓是诊断帕金森病的必备条件。该患者需表现出至少两项以上的上述症状,并且这些症状需逐渐加重且持续存在。同时,该可通过诺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AT-SPECT)进行诊断,其通过评估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密度来辅助诊断帕金森病。此外,影像学检查如脑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脑部疾病。而其他辅助诊断工具,例如嗅觉测试、神经心理学评估和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等,则可以帮助识别非运动症状并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其中,左旋多巴是最有效的药物,其通过补充脑内多巴胺来改善运动症状,同时配合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可延长左旋多巴的半衰期,进一步增强疗效。此外,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也可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起到治疗效果,其起效较长且副作用较少。此外,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也可用于改善肌强直和运动迟缓。但是,上述每种药物均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副作用,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和调整。
2.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严重时,手术治疗成为帕金森病患者的另一种重要选择。脑深部刺激术是目前最常见的手术方法,通过植入电极到大脑深部核团,如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利用高频电刺激来调控异常神经活动,改善运动症状。手术治疗的采取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年龄、病程、症状严重程度及全身情况进行决定。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而言,康复治疗需要个体化制定方案,并与其他治疗措施相结合。
3.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在帕金森病的综合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物理治疗可通过转型的步态、平衡和协调性训练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预防并发症;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太极拳等运动疗法,则有助于增强肌力、提高耐力和改善生活质量;作业治疗是指通过指导患者使用助行器、轮椅和床栏等辅助器具,帮助其进行安全移动和独立生活,并逐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独立性。
结束语
虽然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为此,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借助医疗技术和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应对挑战,提高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和幸福感。具体应定期与神经科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并参加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保持身体机能。家属则应学习护理技巧,提供情感支持,为患者创建一个有助于康复的环境,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