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带你认识心血管介入手术及护理重点

时间 :2024-07-25 作者 :邵元凤 来源: 乐陵市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心血管介入手术,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进展,以其微创、高效、恢复快的特点,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血管介入手术及术后护理重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先进的医疗技术。

一、心血管介入手术概述

心血管介入手术是一种通过导管和其他介入器械,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心脏和血管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方法。这种手术方式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大切口和长时间恢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心血管介入手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类型包含: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二、术前准备

1评估与检查

在心血管介入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化验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心脏和血管的状况,以及手术的风险和可行性。

2心理护理

术前医护人员会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增强患者的信心。

3术前准备事项

1停止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等,具体需遵医嘱。

2禁食禁水:根据手术类型,患者需要在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禁水,以防止术中呕吐和误吸。

3皮肤准备:清洁手术部位皮肤,备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4其他准备:如排空大小便、取下假牙和饰物等。

三、手术过程

1麻醉心血管介入手术通常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时,医生会在手术部位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感到麻木和无痛;全身麻醉时,患者会失去意识和感知,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或吸入气体进行麻醉。

2穿刺与导管插入医生会在患者的股动脉、桡动脉或股静脉等血管部位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血管中。通过X光或其他成像技术的引导,将导管送到心脏或血管的病变部位。

3诊断与治疗一旦导管到达病变部位,医生就可以进行诊断和治疗。例如,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医生会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以了解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情况。

4导管移除与止血在诊断和治疗完成后,医生会将导管从患者的血管中缓慢拔出,并进行必要的止血和包扎。

四、术后护理重点

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对于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应增加测量频率,直至血压稳定。同时,要观察患者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期并发症。

2穿刺口护理必须保持穿刺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对于经股动脉穿刺的患者,术后需卧床24小时,术侧肢体制动,避免弯曲和用力。同时,要观察穿刺口有无渗血、血肿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3饮食护理术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喝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保护肾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甜食摄入;高血压患者,应适当限制食盐摄入。

4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不适。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

5并发症预防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等,防止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腰酸、腹胀、低血压等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6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术后注意事项、药物使用、定期复查等内容。

总之,心血管介入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还离不开患者的积极配合和术后护理的精心管理。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心血管介入手术及其护理重点有更深入了解,为自身的健康保驾护航。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