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了解“院内感染”,做好科学防护

时间 :2024-07-25 作者 :高金凤 来源: ​肥城市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院内感染(也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源性感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还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深入了解院内感染的定义、原因、危害以及防控措施,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全面科普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帮助公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问题,从而做好科学防护。

一、院内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或其他医疗保健机构内发生的感染。这些感染可以是在住院期间获得的,也可以是在医院内获得并出院后发生的。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院内感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液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

二、院内感染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院内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医源性因素和环境因素。

1、患者自身因素:如年龄、疾病状况、免疫力等。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2、医源性因素:包括手术操作、侵入性诊疗(如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等)、抗生素使用等。这些操作可能破坏皮肤或黏膜的屏障功能,使病原体有机可乘。

3、环境因素:医院内的卫生条件、消毒隔离措施、人员流动、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医疗废物的处理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

三、院内感染的危害

院内感染的危害不容小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延长住院时间:院内感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需延长住院时间接受治疗,从而增加医疗费用和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2、增加治疗难度:院内感染可能使原有疾病复杂化,增加治疗难度,甚至需要进行更多的手术或药物治疗。

3、增加死亡风险:严重的院内感染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败血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4、医院传播:院内感染可能通过患者、医务人员或医疗器械等途径在医院内传播,影响其他患者的安全。

5、影响医院声誉:高发率的院内感染会影响医院的声誉和社会信任度,降低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满意度。

四、院内感染的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医疗机构和患者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医疗机构方面:

1、建立健全感染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感染风险。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确保医疗器械、环境和患者用品的清洁与安全,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

(二)患者方面: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等,减少细菌滋生。

2、合理饮食和增强免疫力: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等,提高身体抵抗力。

3、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按时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等,确保疾病得到及时控制。

(三)具体预防措施:

1、患者与患者之间的预防:将具有感染风险以及严重感染的患者安排在不同的病房,避免交叉感染。

2、家属与患者之间的预防:限制家属陪同人数,佩戴口罩,经常用肥皂水洗手,防止病原体互相感染。

3、医护与患者之间的预防: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应使用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口罩。

此外,医院内还应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卫生。患者也应勤洗手,讲究卫生,并在住院期间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总之,院内感染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应对。通过了解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安全、健康的医疗环境,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