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拿到体检报告时,常常会看到“转氨酶”这个指标,它偏高时会引起许多人的担忧。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入职体检要查转氨酶、献血前也要查转氨酶,这就让我们感觉到转氨酶检测结果好像是体检报告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数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体检报告单中“转氨酶”偏高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什么是转氨酶?
转氨酶是参与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种重要的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转移的酶,存在于人体很多器官中,比如大脑、心脏、肝脏、肺、肾脏与肌肉组织中都有广泛分布。但是主要还是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酶就可能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的转氨酶水平升高。
最常见的转氨酶有两种: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它们也是体检中血液检查的主要指标之一。而我们献血初筛检验时,查的就是谷丙转氨酶。它们对维持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一旦超出正常范围,就可能是身体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的信号。
谷丙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谷草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一般来说,只要肝细胞出现破坏,谷丙转氨酶值就会升高,它是反映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当酒精、药物或心脏方面的疾病导致肝细胞缺血缺氧,进而损伤线粒体的时候,谷草转氨酶才会显著升高。
二.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
1.生理性升高
对于没有肝炎的人来说,转氨酶升高其实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熬夜、劳累、饮酒、脂肪肝等引起的,大多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比如注意休息、戒酒、清淡饮食等等),转氨酶都能慢慢恢复正常。
2.病理性升高
病毒感染:比如甲肝、乙肝、丙肝、戊肝这四种病毒引起的肝炎,丁肝病毒非常罕见。甲肝和戊肝都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也就是说吃了被这两种病毒污染的食物,就有可能感染并引起肝炎。而乙肝和丙肝则主要是通过血液接触和母婴传播的。其他病毒,比如EB病毒感染,也有可能会引起转氨酶的升高。
其他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心脏疾病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会升高;胆囊炎、胆石症等胆道疾病急性发作时,可能会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泄异常并累及肝脏,引起转氨酶升高。
药物因素:平常我们所吃的感冒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结核病人服用的抗结核药、肿瘤病人服用的化疗药物、抗生素、包括某些中药等,都有可能会引起肝损害,从而导致转氨酶升高。
三.那么转氨酶跟肝病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转氨酶好比是肝脏健康的指示灯,它存在于肝细胞中,如果肝细胞受损、肝细胞中的转氨酶会进入到血液中,那么血清中转氨酶就高于正常水平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旦转氨酶高于正常水平,就是肝功能异常;也不是所有的肝功能异常,转氨酶都会升高。比如脂肪肝,转氨酶数据却常常在正常范围内,所以判断是不是肝脏疾病不能只看转氨酶,要结合临床多种指标和症状。
四.转氨酶偏高后,如果出现哪些信号需要引起重视?
体检转氨酶偏高,若出现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浑身乏力、发热和脸色晦暗这几个信号,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就需要引起注意,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五.转氨酶升高的治疗与预防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尽量不要熬夜,如果实在做不到,那也要让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至少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
不要暴饮暴食,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蔬菜、水果、精肉和适量面食都要吃,健康永远比那些油腻的食物更宝贵。
适量饮酒、坚持运动,不管什么运动,只要你喜欢并能坚持得下来都可以,消耗掉摄入的能量、不仅仅能保持肝脏的健康,更利于全身的健康。
2.明确自己是否感染肝炎病毒
要查一下乙肝五项和丙肝抗体。如果感染了乙肝或丙肝病毒,需要积极治疗。
3.谨慎服用各种药物
不管是感冒药还是各种中药,都不要随意服用,服用药物需遵医嘱。不要随便增加剂量,或者长时间服用。不要听信各种社会上的偏方或者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