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过程中常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进食而至营养不良,还因恶心、呕吐的痛苦而影响患者坚持治疗的心理状态。因此,有效预防及控制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患者坚持化疗的重要环节。
一、恶心呕吐的原因
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复杂。首先,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直接刺激,扰乱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而引发恶心,甚至呕吐。其次,化疗药物还会通过血液循环,刺激大脑呕吐中枢,产生恶心、呕吐反应。再次,患者因化疗带来的身体不适,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而加重恶心、呕吐的反应。环境中刺激性气味、油烟、油腻等因素也可能刺激胃肠道,也会加重恶心、呕吐反应。
二、恶心呕吐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预防性药物的使用:预防性止吐药在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预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化疗方案以及身体状况,选用适合的止吐药物。常用的止吐药物主要有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疗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降低呕吐中枢的敏感性,从而减轻恶心呕吐的发生。止吐药物通常在化疗前开始使用,并贯穿整个化疗周期,以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度过化疗期。
(二)饮食调整:化疗期间,由于化疗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患者的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可选择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鱼、蛋、奶、新鲜绿叶蔬菜等,以利消化,并补充能量和营养。同时,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摄入,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患者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适当进食新鲜水果,也有助于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
(三)心理干预:化疗对身体带来的不适、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压力等因素,都可能让患者感到焦虑、恐惧和抑郁等不良心理,而加重恶心、呕吐的反应。护理人员耐心的解释和鼓励,可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信心,缓解不良心理反应,从而减轻恶心、呕吐反应。患者也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听音乐、阅读书刊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
(四)环境调整:化疗期间,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整洁、通风良好的治疗环境,能够给患者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和生理上的舒适,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身体的不适感也能有所减轻。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共同为患者打造一个宁静、舒适的治疗环境,确保患者远离刺激性气味和油烟等不良影响,减轻对嗅觉的刺激。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气新鲜,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呼吸道不适和恶心感,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度。
(五)自我调整:化疗前患者进行深吸气,缓慢呼气,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和焦虑心理。在化疗期间,患者可适当增加喝水量,保持口腔湿润,以减轻恶心感。在恶心呕吐发生时,患者可以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少呕吐物的误吸,呕吐后,用温开水漱口,去除口腔内异味,减轻不适。
三、小结
药物治疗、心理干预、饮食调整、环境调整以及自我调整的综合应用,是预防及控制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有效手段。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治疗、恶心、呕吐及心理反应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程度。同时,患者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习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