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死较量的战场,那么医院急诊科就像战场的前线,急诊科的医务人员被称为是“战场的先锋”,他们反应迅速,分秒必争,在生死线上与生命博弈,是一群时刻上演着与死神赛跑的“生命卫士”。
急诊护士的重要意义
在医院里,病人和护士打交道最多,正是因为护士在给病人做手术和护理的过程中,才能最快的察觉到病情的发展,通过症状看出问题的关键,从而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在急诊科,曾经有一位醉酒患者在输液时,被护士发觉头皮上有一块血肿,便主动将患者送去做 CT扫描;诊断出颅内出血后,第一时间入院,进行手术治疗,最终痊愈出院,保住了一条命。患有牙痛的患者,在等候时,护理人员发现患者有心梗征兆,并作了优先处理,最后确诊为心肌梗死;及时开辟了“绿色通道”,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从生命体征、伤口换药等方面,可以看出病情的细微变化,这是一个整体素质很好,观察力很强的护士;正确的判断......对于病人的康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检查和抢救中,要尽量争取最好的抢救机会,详细询问病情,把握要点;采取的护理措施要坚决、适当,要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的病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生命支持,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建立迅速、高效的血液循环,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抗休克和抗衰竭治疗,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急诊护士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1、良好的心理素质
急诊工作复杂,突发事件多,患者状态多变。比如心梗、服毒自杀、外伤大出血等,都是很常见的情况。急救护理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到心中有数。边治疗边观察边思考,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通常情况下,在急诊患者中,护士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面对突发情况会慌乱,无法从容应对,因此,手术技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从而影响了抢救的效果。这就需要在日常的训练中,增强自己的心理适应性,让自己在紧急救援中游刃有余,稳定自己的精神防御,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与此同时,在忙碌的抢救工作中,也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患者的特征,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对患者进行解释,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使患者能从被动的治疗中解脱出来,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所以,急救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乐观、稳定的心态。
2、精湛的急救护理技术
急诊护理人员随时处在紧急情况下,每一次急救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这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要有熟练的动作,要与时间赛跑。在许多病例中,需要在医生到来之前进行治疗,比如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吸痰,止血等等。同时要做好抢救的记录,核对。因此,在平时的培训中,通过讲座,示范,查房等方式进行,在技能考核和技能竞赛中全面提升护理人员急救技能。尤其是对急救护理人员的敏感性培养,让他们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做到处变不惊,有条不紊。如早会问答、作业测验等,可让护理人员在公开环境中完成,从而提高了各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
3、相关应变能力
急诊科的工作,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急救护理的第一要务是忙碌,但不慌乱,随机应变。视情况而定。如酒精中毒,服毒自杀等发生法律纠纷时,应立即处理。这就需要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的观察和记录。将中毒患者的呕吐物、胃液等清洗后留作化验。还有一些危险的手术,比如输血等等,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在严格执行规范的同时,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取得患者的谅解,并签字表示同意。
总之,在急救工作中,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较高的急救技能,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能力。从而使急救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抢救患者、提高医院的等级和达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