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在临床上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血液透析的治疗周期较长,所以,一般会建立一条血液通路用于血液透析,也就是常说的动静脉内痿,也被称为患者的“生命线”。在日常护理过程中,一旦护理不当就容易导致动静脉内痿出现不良情况,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日常治疗和护理期间,不但是医务人员要做好患者“生命线”的护理,患者自己也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线”。
那么,血液透析患者究竟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生命线”呢?在自我保护“生命线”的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自我观察。2、重视“生命线”的保护。3、重视止血护理。4、坚持锻炼。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自我观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患者每天要在起床后、睡觉前以及中午饭后,检查自己的动静脉内瘘,确认其是否仍保持通畅。具体的检查方法就是,将两个手指并拢,触摸内痿血管,分析震颤范围、强度以及是否存在血管杂音等。如果出现震颤减弱、内瘘局部存在疼痛、红肿、出血等明显异常情况,就说明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性可能出现了异常,需要前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重视“生命线”的保护:患侧肢体不应佩戴手表、镯子等相关饰物;不要在患侧进行血压测量、抽血、输液等操作;穿衣应保证衣袖宽松,保护好穿刺侧肢体,避免受凉、受压等;夜间睡觉应健侧卧位,保持睡眠姿势合理,预防瘘侧肢体受压时间过长;日常不允许造瘘侧肢体手臂负重或者受压,尤其是不要用患侧手提拿重物;当出现疼痛或者腹泻时,应重视内瘘保护防止脱水过多引起动静脉内痿出现堵塞;日常使用护腕、弹力袜保护患侧;采用按摩护理方法,适当按摩内瘘周围血管,预防血栓形成。
重视止血护理:透析完成后,使用压迫止血法进行止血,避免出血;在压迫止血时,可适当抬高肢体;止血后,需观察3min至5min左右,确保患者针眼不再出血后,才可以离开医院。血液透析完成并在拔针后,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胶布固定与压迫止血带,一般在胶布固定后的20min内,不要撕开胶布;当胶布撕开后,要仔细检查穿刺点,查看是否出血渗血情况。
坚持锻炼:透析完成后,患者自己要在次日进行热敷处理;首次接受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患者,于术后1周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锻炼强度,确保不会出现伤口感染、渗血等不良情况,保障伤口能够有效愈合。在锻炼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外界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下,要减少活动量,适当性降低活动强度;2、锻炼活动时,应着宽松、舒适的衣服;锻炼期间,应保持对自身状况的观察,注意自身的血压、脉搏等指标的波动情况,若活动时出现不适感,应立即停止活动。锻炼强度最好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遵循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坚持锻炼,逐步增加强度,如果锻炼中途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应等症状消退后,在进行锻炼。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要加强营养,食物以低磷食物为主,不要进食高磷食物,可进食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稻米、亚麻籽等,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减少动静脉内瘘感染的风险;卫生方面,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清洁动静脉内瘘侧手臂皮肤,使其始终保持在清洁状态,在透析前,也可以使用清水或者肥皂水清洁内瘘周边的皮肤,减少感染的发生风险;饮水方面,最好控制自身的日饮水量,不要过度饮水,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体重方面,要控制每日饮食量,严格控制自己的体重;动静脉内瘘方面,可使用动静脉内瘘保护罩,进行局部保护,避免因肢体移动而出现渗血、皮下血肿、针头滑脱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