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慢性病不可怕,科学用药来保驾!

时间 :2024-07-23 作者 :高文华 来源: 诸城市贾悦中心卫生院马庄分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慢性病是一组发病潜伏时间长,一旦得病便不能自愈,而且也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大多数的慢性病患者都是需要终身服药的。广为人知的糖尿病、高血压等都属于慢性病。

慢性病病程长,需要长期用药和多药并用。那患者应该怎么办?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科学用药吧!

一、克服恐惧不要怕

据统计,我国55岁至64岁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重大慢性病患病率达48.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达62.3%。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生理功能会进行性减退,人的一生中罹患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慢性病不是专属于老年人,儿童和青壮年可能出现,比如糖尿病。针对慢性病,可能需要长期或终身干预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或替代疗法,在改善患者病情的同时,尽可能做到避免急性发作或预防突变。

二、药箱分类来收纳

慢病患者通常会面临长期药物治疗的情况,面对种类繁多的药品,若贪图方便随意摆放,很容易出现急用药时找不到、儿童误取误食、药物遗失漏服等问题。

推荐使用“家庭小药箱”,分类分格来拜访,不管是日常取用还是应急用药,都能做到一目了然,也便于查看哪些药品已经没有了需要及时补充,哪些药品过保质期了需要清理。

三、常见问题要掌握

1、日常管理要加强:很多慢性病都是“富贵病”、“生活方式病”,不能单一地依靠药物来控制病情。慢性病患者平时要保证睡眠、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少盐限酒,减少辛辣食物的刺激等等,在配合药物的使用,能更有效起到控制效果。

2、不良反应要注意:在服用治疗慢性病的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服用格列美脲和格列齐特可能会引起低血糖,要注意监测血糖等。

3、服药方式要科学: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不要自己去增加或减少药物的剂量,以免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增加药物损伤肝肾功能。患者也要学会正确服用药物的方式,比如服用控释片时,决不能去掰断、咀嚼或碾碎药物。

4、不明白时要咨询:有些药物成分较为复杂,在和其它药物联合使用前,要先咨询医师或药师,避免重复用药导致药物过量,引发不良反应。保健品含有的成分。

5、保健品要慎加:虽然保健品可能对慢性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功效,但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保健品与药物一起服用可能会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甚至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反应,因此不建议患者在没有咨询医师或药师的情况下自行加服保健品。

6、药品质量要观察: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还应该保证药物的质量,必须合理、正确、严格地存储药物,将药物放置于避光、干燥、阴凉处,仔细注明有效期,并定期检查和清理家庭小药箱。

四、使用方法要了解

每一种药物都有其适应症,也有不同的副反应,熟悉其使用方法至关重要,不当使用会影响药物的效果,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1、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等滴眼液不要对着眼球中央滴。眼球中央是透明的角膜,背后是瞳孔和虹膜。角膜非常敏感,滴入滴眼液会刺激反射性眨眼并分泌泪液,稀释滴眼液,导致药效减弱。巩膜对滴眼液的刺激敏感度比较缓和,轻拉下眼睑,将滴眼液滴入下眼睑等处,闭上眼睛缓慢转动眼球并用手轻按眼内角2分钟,防止滴眼液进入鼻泪管。

2、胃部不适,不能乱吃药:胃部不适最容易擅自用药,导致“老胃病”反复迁延,其实由于药物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是最常见的,比如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可以引起心功能异常,溃疡出血,铝碳酸镁可加剧消化不良和胃胀,而熊去氧胆酸不能与铝制剂合用等等。

3、祛痰与止咳药不建议同时服用,机体呼吸道存在病原体,会因炎症、发射等引发咳嗽,促进排出分泌物。盲目使用止咳药,会导致分泌物无法及时排出,加重病情。所以,往往先祛痰化痰,易于咳出痰液后,再添加止咳药。

4、止疼药会掩盖病症,几天未改善应及时就医

止疼药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不管是牙疼、关节痛,有些人会吃点止疼药,但一定注意说明书上的建议服用天数,超剂量或超期服用会掩盖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综上,慢性病患者们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在充分了解用药的注意事项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使用慢性病药物,取得更好的疗效。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