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健康科普——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时间 :2024-07-13 作者 :李姗姗 来源:临沂东山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简称NS)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特征是肾脏中的基本单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重度水肿和高脂血症等临床症候群。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成人每天尿蛋白排出量大于3.5g。这一症状在早期往往不易发现,患者常因水肿或其他并发症就诊时才被确诊。

2、低蛋白血症:由于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肝脏代偿性合成白蛋白和肾小管分解白蛋白增加,当肝脏合成不足以弥补丢失和分解时,即出现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降至<30g/L,可引发感染、高凝、微量元素缺乏、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

3、水肿: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是肾病综合征水肿的基本原因。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且多呈全身性,尤其在低垂部位如脚踝、眼睑等处更为明显。

4、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症,表现为高胆固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主要由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而高甘油三酯血症则主要由分解代谢障碍所致。

二、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

1. 休息与活动

(1)卧床休息:在病情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这有助于增加回心血量,促进利尿和消肿。同时,卧床休息还能减少患者与外界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2)适度活动:病情稳定后,患者可进行适当活动,如床边活动或床上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或参加社交活动。适度活动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但需注意活动量不宜过大。

2. 饮食护理

(1)低盐饮食:水肿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23克以内,避免食用高盐、腌制品及味精等。

(2)优质蛋白:患者因低蛋白血症需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等动物蛋白,每日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克,以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同时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3)限制脂肪:应限制动物油脂和内脏的摄入,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以防高脂血症加重。

(4)适量水分:水肿患者应严格控制水分摄入,根据患者的出量调整入量,一般出量加500毫升等于入量。

3. 环境与心理护理

(1)环境舒适:患者应选择宽敞、明亮、通风、透气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冷热急骤变化导致感冒。卧具应清洁、干燥,卧室光线柔和,有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

(2)心理调适:肾病综合征病程长,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沟通、交流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 预防感染

(1)口腔与饮食卫生:注意口腔清洁,避免口腔感染;饮食应清洁、新鲜,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导致胃肠道感染。

(2)皮肤护理:患者应选择宽松全棉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破损和感染。

5. 正确用药

(1)遵医嘱用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扩容剂、抗凝剂、利尿剂、白蛋白等药物,不得擅自停药或减量。

(2)监测副作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如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6. 定期监测

(1)定期检测:患者应定期检测血电解质、血清蛋白等指标,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体重变化。

(2)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恶心、头晕、腰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总结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肾脏疾病,其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如卧床休息、适度活动、饮食调节、环境优化、心理调适、预防感染、正确用药及定期监测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