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介入手术室患者常见问题及护理知识

时间 :2024-07-12 作者 :张云彩 来源: 临沂东山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现代医学中,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凭借其微创、高效、恢复快等优势,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即将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而言,面对陌生的手术室环境和复杂的手术过程,往往会产生诸多疑问和担忧。本文将围绕介入手术室患者的常见问题,介绍相关的护理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过程。

一、介入手术室患者常见问题

1.术前焦虑与恐惧

面对手术,大多数患者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这种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对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2.对手术过程不了解

由于介入治疗是一种相对新兴的治疗方法,很多患者对其手术过程、操作原理及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知之甚少。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会加剧患者的紧张和不安。

3.术前准备不充分

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然而,部分患者可能因缺乏相关知识或忽视医护人员的指导,导致术前准备不充分,如未按时禁食禁水、未做好个人卫生等。

4.术中不适与配合问题

介入手术虽然创伤小,但患者在术中仍可能感受到一定的不适。同时,由于手术需要患者的配合,如保持体位、屏气等,部分患者可能因紧张或不适而无法有效配合。

5.术后恢复与护理

术后恢复和护理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然而,部分患者可能对术后注意事项、康复计划等缺乏了解,导致恢复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并发症。

二、介入手术室患者护理知识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按时禁食禁水(一般术前68小时)、保持个人卫生、更换病号服等。

3)过敏史询问

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特别是对造影剂、麻醉药物等可能过敏的物质,以便在手术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术中护理

1)体位指导

根据手术需要,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并告知其重要性。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体位变化,及时调整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屏气与呼吸配合

对于需要屏气或特定呼吸配合的手术,医护人员会在术前进行详细的指导和训练。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观察患者反应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会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3.术后护理

1)制动与活动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护人员会制定个性化的制动与活动计划。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如动脉穿刺者制动12小时),以利于穿刺点愈合和血管恢复。在制动期间,医护人员会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以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饮食护理

术后饮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患者术后6小时内无呕吐者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对于恶心、呕吐严重的患者,应给予静脉补充营养以确保营养摄入。

3)穿刺点护理

术后穿刺点需要密切观察有无渗血、出血及皮下血肿等情况。医护人员会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穿刺点干燥清洁防止感染。同时指导患者避免剧烈活动或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以防止穿刺点出血。

4)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可能因疼痛、不适或担心预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5)并发症观察与预防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血栓形成、感染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以防止病情恶化。

综上所述,介入手术室患者的护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观察以及术后制动与活动、饮食护理、穿刺点护理、心理护理和并发症观察与预防等。通过全面的护理知识和专业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