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宫颈癌防御:从HPV疫苗到筛查

时间 :2024-07-12 作者 :张后娟 来源: 宁阳县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宫颈癌,作为全球女性健康的重要威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2020年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达到11万例,死亡病例接近6万例,且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有效预防宫颈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详细探讨宫颈癌的预防措施,特别是从HPV疫苗到筛查的全过程。

一、HPV疫苗:宫颈癌预防的“第一道防线”

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这种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可感染人体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导致黏膜皮肤感染。HPV感染非常普遍,据统计,超过80%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种或多种HPV。然而,绝大多数感染者能在两年内自然清除病毒,只有持续的、高危型的HPV感染才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基于HPV与宫颈癌的密切关系,HPV疫苗应运而生。HPV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疫苗,通过阻断HPV感染,可以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目前,市面上有多种HPV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

接种HPV疫苗的重要性:

1预防高危型HPV感染:HPV疫苗主要预防高危型HPV感染,这些高危型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2降低宫颈癌发病率:通过广泛接种HPV疫苗,可以大幅度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3早期接种效果更佳:建议在性活动开始之前接种HPV疫苗,以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

接种注意事项:

1适用年龄:不同价次的HPV疫苗适用年龄不同,如二价疫苗适合9-45岁女性,四价和九价疫苗也有各自的适用年龄范围。

2接种次数:HPV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三剂次,分别在012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

3接种前准备:接种前需了解HPV的基本知识,告知医生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

4接种后观察: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不适,如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一般可自行缓解。

二、宫颈癌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尽管HPV疫苗为宫颈癌预防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疫苗并不能覆盖所有HPV亚型,因此,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宫颈癌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以便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

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1巴氏涂片法:通过刮取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显微镜观察,主要用于发现早期宫颈癌和宫颈癌前期病变。该方法价格便宜,但有一定的误诊率。

2TCT检查(液基薄壁细胞检测):使用特制刷子刷取宫颈脱落细胞,放入细胞保存液中,再进行显微镜观察。与巴氏涂片法相比,TCT检查的准确率更高。

3HPV检查:检测患者是否携带HPV病毒,使用专用采样器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查。HPV检查是筛查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筛查建议:

1筛查年龄:一般建议女性从21岁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从21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2筛查频率:在30岁前,建议每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岁后,若TCT结果正常,可每3年进行一次HPVTCT联合筛查。65岁以上的妇女,在近10年细胞学检查无异常者,可停止筛查。

3筛查前准备:筛查前三天应避免性生活和阴道用药,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三、综合防控策略:多管齐下,共筑健康防线

除了接种HPV疫苗和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外,综合防控策略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2提高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和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HPV感染。

3保持健康的性生活:避免早婚、多个性伴侣和不安全的性行为,减少感染HPV的风险。同时,正确使用安全套也可以降低性传播感染的风险。

4积极治疗妇科疾病:对于已经感染HPV的女性,应积极治疗妇科疾病,避免病情加重发展为宫颈癌。

总之,宫颈癌的防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接种HPV疫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性行为习惯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女性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