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聊一聊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时间 :2024-07-04 作者 :李寅 来源:招远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我们在生活当中一聊到医院手术室,在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疾病、痛苦等令我们产生恐惧、害怕、紧张情绪的词汇,因此在这个较为特殊的环境中,身为医生、护理人员应该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医院手术室当中,患者不但期盼着能够早日恢复到健康的状态,而且也希望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些许的人文关怀。作为一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最大程度提高救治效果的同时,应该怎样开展人文关怀,让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下面我们就聊一聊那些在手术室护理当中的人文关怀。

何为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一个人的实际生存状况,肯定一个人的尊严、生活条件以及对自由的追求、思想的解放等。现如今医学理念正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进行手术的同时,还要以患者为主,将对患者的关怀作为开展护理工作的一切前提与基础,在整个手术的过程当中要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

一.手术前访视,术前护理。在开展择期手术之前,相关护理人员应该提前24小时左右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要给患者耐心、详细地讲解手术室当中的环境、在接下来的手术中会采用怎样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在进行手术的前期、中期、后期等各个阶段通常会有哪些感受等,然后给患者发放相应的手术相关资料,让患者在手术之前就能够对整个手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患者降低对于手术的恐慌和自身焦虑的情绪。对于一些情绪波动较大、心情郁闷的患者要进行体谅,学会换位思考,要通过沟通了解其原因,从而得到患者的谅解与配合。

二.进入手术室时,在患者进入到手术室时,护理人员要表现出亲切、诚恳的态度,并跟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最近的休息以及睡眠状况,然后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样便于给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当中提供人性化的护理。在给患者进行麻醉之前,护理人员要跟患者全程保持沟通,让患者的情绪始终能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手术中的护理,术中护理。当护理人员将病人送到手术室的过程中,要与患者进行全程的交流,这样能够让患者适当地放松心态。当患者来到手术室门口前,也要安排相应的护理人员在门口热情接待,然后向患者简单介绍一下手术室当中的环境,还可以给患者适当播放一些轻音乐,使患者身心能够得到放松。此外,还能够有效地使患者的心率、血压逐渐趋于正常的水平。

四.手术中的心理支持。在即将对患者进行麻醉时,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身为相关护理人员要全程陪护患者,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并且告诉患者要积极、主动地配合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这样能够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在给患者进行麻醉之前,要将手术室的温度调整到大约23C左右,让患者感受到整个手术环境的温馨与舒适,在对患者进行麻醉以及手术时,要将事先将每一个操作尽可能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能够提高患者在麻醉以及手术过程当中的配合度。

五.手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给患者进行手术时,不管患者是否处于清醒的状态,相关护理人员都要严格遵循护理流程,规范性操作。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正常工作,假设患者处于清醒的状态还要与患者进行适当的交流,要尽可能满足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所提出的相关要求,适当给患者心理以及情感层面的支持。假设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疼痛出现不配合的状况时,作为护理人员应该轻轻抚摸患者的头部,并且要让患者深呼吸,在此过程当中还要握住患者的手从而达到安抚的目的。

六.手术后回访,在完成手术之后的两三天左右,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术后的状况进行详细地询问,例如饮食状况如何,术后的睡眠状况、是否按时大小便、切口的愈合状况等。此外,还要询问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的相关感受,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此次手术的相关评价。让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这样护理人员就能够根据患者所提出的评价与反馈来对日后的护理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

通过对患者开展人文关怀,不仅能够增强相关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也能够转变以往身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认真、不负责的工作态度,改善了现如今社会热议的医患关系,让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当中能够感受到人文关怀所带来的温暖。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