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天,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天气接踵而至。这样的气候下,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或肠道传染病等食源性疾病,因此广大消费者要注意高温天气饮食安全。
日常饮食力求新鲜
食物加工,方法要适当。居家做饭时,在烹调前确认食物有没有变质,同时注意清洁卫生,做到成品、半成品和原料分开,生熟分开、荤素分开;切配的刀、板和盛装熟食的容器,在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用滚开的水或蒸煮等方式消毒杀菌;加热过程做到烧熟煮透,烹调好的食物在室温下存放不要超过2小时。
剩菜剩饭,要谨慎食用。高温环境下,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容易导致食品变质、变味和腐败。因此,居家饮食时,提倡“现做,现吃”,尽量不吃剩菜剩饭。如有剩菜剩饭,则要及时冷藏,冷藏时宜用保鲜膜包好,且冷藏时间不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并确认感官性状未发生变化后方可食用。
储藏食品需要合理选购
冷藏冷冻食品,要分区储存。蔬果类食品宜冷藏保鲜;生鲜食品要放在熟制食品的下层,以防止冷凝水的污染;生肉在放入冰箱冷冻之前最好分割成小块,并按一次食用量分别包装,避免反复冻融;真空包装食品,即开即用,开启后应妥善贮存并尽快食用,不宜久存。
冷冻食品不应过多食用
生冷食品一定要适量食用。如果大量摄入冰冷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造成功能紊乱,引发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在食用冷冻饮品时建议缓慢吃下,入口后可先含在嘴里,等食物接近体温后再慢慢吞下,这样可避免过猛刺激消化道系统。
空腹或者刚吃完饭都不建议直接食用冷饮,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和对正餐食物摄入的影响;也不要吃冷饮后马上喝热水,以免刺激胃粘膜血管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相关疾病。
菌类食材食用时需谨慎
木耳银耳要做的现吃现泡。泡发后的木耳、银耳放置在温湿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很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米酵菌酸的耐热性强,100℃开水煮沸和高压蒸煮(120℃)均不能被破坏,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而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有个共同点,就是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泡发。因此,预防米酵菌酸中毒务必把牢“入口关”。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等菌类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