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静脉溶栓治疗:为脑梗死患者打开“生命之路”

时间 :2024-07-03 作者 :杨然然 来源: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脑梗死的治疗中,静脉溶栓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脑梗死患者打开了“生命之路”。本文将对静脉溶栓治疗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治疗方法。

一、静脉溶栓治疗的概念与原理

静脉溶栓治疗,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将血管内堵塞的血栓溶解掉,使被阻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血流,挽救尚未死亡的细胞。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患者,因为这类患者的脑部血管被血栓堵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静脉溶栓治疗的核心在于溶栓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阿替普酶(rt-PA)和尿激酶等。这些药物能够迅速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结合,使其降解,从而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同时,这些药物还能够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为脑细胞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二、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虽然静脉溶栓治疗在脑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脑梗死患者都适合接受这种治疗。其适应症主要包括:

1年龄在18-80岁之间,发病时间在4.5小时以内或6小时以内的患者;

2脑功能损伤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且比较严重;

3CT已排除脑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

4患者和家属签署执行同意书,且排除溶栓禁忌症者。

而静脉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则包括:

1器官有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史的患者;

2近三个月有头颅外伤史的患者;

3近三周内有胃肠和泌尿系统出血史的患者;

4近两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的患者;

5近一周内有不易压迫止血的动脉穿刺的患者;

6近三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的病史的患者(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性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7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和严重糖尿病的患者也是禁忌症

此外,如果患者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的证据,口服抗凝药且INR大于1.5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值超过正常范围,血小板计数小于一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血糖小于2.7毫摩尔每升,血压收缩压大于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100毫米汞柱,以及处于妊娠期且不合作的患者,均属于静脉溶栓治疗的禁忌症

三、静脉溶栓治疗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符合适应症且不存在禁忌症。同时,医生还需要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告知其治疗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进行药物配置和注射。注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出现过敏反应、出血倾向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治疗结束后,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患者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预防复发。

四、静脉溶栓治疗在脑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意义与价值

静脉溶栓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脑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它能够迅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挽救脑细胞、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等。同时,它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然而,静脉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不当、操作不规范或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或出现并发症。因此,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总之,静脉溶栓治疗为脑梗死患者打开了一条“生命之路”。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减轻其痛苦。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脑梗死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康复机会。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