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治疗是临床上用于各种急诊或者手术中的治疗措施之一,提到输血可能人们想到的就是输注红细胞,但其实输血治疗还有许多其他形式,并且因治疗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血液制剂用于不同情况的患者疾病治疗当中,但无论是哪种情况的输血,在开展前都需要接受相应的检查。
一、 血常规
血常规的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白细胞数量等,这些检查项目都能够帮助判断后续接受输血治疗时应该输入多少血量以及选择哪一种血液制剂,并且最重要的是,血常规的相关指标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治疗,而且不仅在输血前需要检查血常规,输血过后还需要再次进行血常规检查,帮助判断输血治疗的效果如何,所以血常规检查是输血当中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
二、 血型检查
血型检查是输血前的必查项目之一,截至2023年7月31日,世界上被认可的在人类血型系统共45种,包含360种红细胞抗原。除了人们较为熟悉的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还有MNS系统、Kidd血型系统等。进行血型鉴定,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帮助匹配合适的血液制剂,以防输血治疗由于血型不匹配导致出现溶血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血型检查也是保证输血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 传染病检查
传染病检查存在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人们需要具有一项基础认知观念——传染病患者的血液当中存在相关传染病的病毒,如果传染病人进行献血,那么这一份血液制剂属于能够直接导致疾病传播、传染病感染的血液制剂。而关于为何输血治疗前的患者需要接受传染病检查,主要原因在于确保输血前没有相关原发传染病,而在输血治疗后出现了相关传染病感染的情况,那么就可以通过反推倒查的方式找到传染源,进行相关处理并且避免出现其他用血后被感染者。目前在输血治疗前的传染病检查中主要检查项目包括甲肝、乙肝、丙肝、艾滋病以及梅毒等,如果发现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可以尽早开始治疗,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
四、 凝血功能检查
在输血治疗中,各类血液制剂的主要成分以及治疗功效具有差异,除了最为常见的红细胞外还有血小板、血浆等,凝血功能的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进行凝聚治疗,由此帮助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剂,并且通过对比输血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也能够帮助判断输血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的输血不良反应。
五、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的必要且核心项目之一,在每一次的输血治疗前都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其中主要的目的在于能够确定以及匹配献血者提供的血液与患者自身的血液基本情况相匹配,由此避免溶血反应、输血反应的发生。许多患者可能不能理解,已经接受血型检查之后为什么还需要接受交叉配血试验,但其实二者并不冲突,交叉配血是一种相对来说更加保险且周密的输血前准备性检查,血型检查仅能判断血型是否匹配,并不能够帮助分析其他的具体血液相关指标是否匹配,例如部分体内的抗体差异也可能会导致影响输血治疗,交叉配血就能够发现这种问题,由此提前避免问题发生。
六、结束语
由上可见,输血治疗本身是临床用于治疗以及急救的主要措施之一,其应用得当能够帮助直接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不恰当的输血治疗则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所以在输血治疗前一定要进行充足的准备,上述提及的各类检查项目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检查项目,其中一部分是为了寻找合适的血源以及制品,另一部分是为了能够安全且有效地开展输血治疗,少数检查项目也能够帮助患者以及医院避免纠纷的发生,所以包括血常规、血型、传染病检查、凝血功能检查以及交叉配血试验在内的五项前期准备检查项目都属于输血前的基础开展项目类型,具体的患者案例实际输血治疗前可能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疾病类型、疾病发展程度增加其他检查项目,所以对于患者自身来说,输血治疗前一定要充分配合开展相关检查,其中重要的目的就在于维护自身的安全,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够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输血治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