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已经来临,温度越来越高,很容易就会发生中暑。那么,当发生中暑该怎么办呢?如何正确使用冰袋降温?本文为您简单介绍。
1. 什么是中暑?有什么症状?
中暑是夏季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病症,由于患者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者是患者过度进行体力活动,致使身体不能有效地散热,引发身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出现异常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患者会有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等主要特征。在医学临床上,中暑又被分先兆、轻度、重度三种中暑类型。
1.1先兆中暑
在此阶段,患者的体温还是比较正常,或者体温有轻微的升高情况但不超过38度,症状也比较轻,患者只要立即离开高温的环境到达温度低的阴凉地方,运用通风降温以及补充一些冷盐水的方法,使患者尽快恢复。先兆中暑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暴汗、没有力气、眩晕、想喝水、头疼,注意力没办法集中、看东西模糊、耳鸣、动作不听使唤等症状。
1.2轻度中暑
这是指患者的中暑情况对比先兆中暑要严重一些,患者的症状表现会慢慢加重,体温也会高于38度,皮肤有灼热感、脸通红,或者患者出现脱水情况,比如四肢僵硬冰凉、脸色煞白等。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患者在几个小时之后就会慢慢恢复。
1.3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又分为三种非常严重的情况,分别是热痉挛、热衰竭以及热射病。这三种情况都非常严重,若是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就会使患者出现昏迷,进而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热痉挛阶段,患者会出现剧烈的肌肉酸痛出现抽搐情况;热射病阶段,患者会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抽搐、昏迷等严重的情况,体温会超过40度,没有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患者就会发展为热射病,这是最严重的中暑病症,患者的体温会超过40度,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身体当中的各个器官也会受到严重的损害,皮肤滚烫,失去意识,若是没有进行正确的救治,患者很可能失去生命迹象。
2. 如何正确使用冰袋降温?
当患者出现中暑迹象之后,如果能够正确使用冰袋降温,就能够及时缓解中暑症状、预防患者热到脱水。首先,对于先兆和轻度中暑的患者可以进行正确的救治,使其能够尽早恢复。把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垫高脑袋,脱掉衣服,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呼吸和散热。先用温水敷身体,再选取规格大小合适的冰袋,使冰袋能够贴合患者的皮肤但又不会过大。在使用前,再检查冰袋是否有漏水情况或是破损现象。在使用时,可以把冰袋放置在患者的大血管处,比如脖子、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的血管非常丰富,能够快速帮助患者降低体温。此外,放置冰袋时,还应当注意不要把冰袋直接放在有破损或炎症部位的皮肤上,不然就会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冰袋也不能长时间放置,每次放置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以下,避免皮肤因为冰袋过凉产生其他刺激。在使用过程中,还要仔细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若有其他不舒服情况或是出现过敏症状,就要马上停止使用,再采取其他专业医疗。除了使用冰袋降温外,中暑的患者还应适当地补充含盐类的水分,避免脱水的同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无机盐。当患者的体温已经超过40度时,伴随着休克、抽搐等严重的情况,就要采取迅速、有效果的降温方法,给患者补充液体,再把患者送至正规医疗场所进行救治。
3. 结语
经过上述介绍,相信您对中暑以及中暑如何正确运用冰袋有了大致的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