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头孢类药物什么情况下需要皮试

时间 :2024-06-21 作者 :张广玉 来源: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前言:

头孢类药物在治疗各种感染病时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其中最严重的为过敏性休克。为了确保患者在使用头孢类药物时的安全,当患者存在特定情况时,需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简称“皮试”。

一、皮试的原理

是通过在患者皮肤上施加小剂量的头孢类药物,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正常情况下,如果患者对头孢类药物不过敏,皮试部位不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瘙痒等反应。如果皮试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说明患者对头孢类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

二、皮试的操作步骤

选取合适的位置:通常选择患者上臂内侧的皮肤进行皮试。

清洁皮肤:用酒精棉球清洁皮试部位,确保皮肤干净。

制备抗原:将头孢类药物按照规定的浓度稀释,制备成皮试液。

注射抗原:用注射器吸取皮试液,注入患者皮肤表层。

观察结果: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查看皮试部位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判断结果:如果皮试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判断为阳性;如果皮试部位无明显反应,判断为阴性。

三、皮试的适用情况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办法》,以下情况需要进行头孢类药物皮试:

1、对头孢类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如果患者在过去使用头孢类药物时出现过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再次使用头孢类药物前需进行皮试。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可能是由于患者对头孢类药物的特定成分产生免疫反应,再次接触时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反应。

2、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

由于头孢类药物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使用头孢类药物前需进行皮试。这是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共享相似的化学结构,可能导致患者对整个类药物产生过敏反应。

3、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

部分头孢类药物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在使用头孢类药物前需进行皮试。这是因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和部分头孢类药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可能导致患者对头孢类药物产生过敏反应。

4、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在使用头孢类药物时,可能无法有效清除药物,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增加过敏反应的风险。因此,这类患者在使用头孢类药物前需进行皮试,以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5、长期使用头孢类药物的患者

长期使用头孢类药物可能导致患者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头孢类药物过程中,如果需要延长用药时间,应定期进行皮试,以及时发现并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6、特殊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头孢类药物前需进行皮试,以降低过敏风险。这些特殊人群的身体状况和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与一般人群不同,可能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结语:

皮试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在使用头孢类药物时的过敏风险。在使用头孢类药物时,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合理用药,确保自身安全。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