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改善吞咽功能的日常习惯有哪些?

时间 :2024-06-21 作者 :董贺丹 来源: 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吞咽是一个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使我们能够顺利地将食物和液体从口腔输送到胃部。然而,当吞咽功能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导致呛咳、误吸、营养不良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对于改善吞咽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持正确的进食姿势

进食时的姿势对于吞咽的顺利进行十分关键。首先,应尽量选择端坐位,身体与地面垂直,头部微微前倾,这样可以使食物更好地通过咽部。避免仰卧位进食,以免食物反流进入气管。对于卧床的患者,可以适当抬高床头30 45度角,以减少误吸的风险。同时,要确保进食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在进食时看电视、交谈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二、选择适宜的食物质地

根据吞咽功能的状况,选择合适质地的食物。对于吞咽困难较轻的人,可以选择软食,如米饭、面条、豆腐等;对于吞咽困难较严重的人,则应选择糊状食物,如米糊、藕粉、蔬菜泥等。避免食用过硬、过黏或过大块的食物,如坚果、年糕、大块肉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增加吞咽难度和误吸的风险。此外,食物的温度也应适宜,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都可能刺激咽部,影响吞咽。

三、控制进食速度和一口量

进食速度过快容易导致呛咳和误吸。应缓慢进食,每一口食物充分咀嚼后再吞咽。同时,要控制一口食物的量,一般以少量多次为宜。对于吞咽困难者,可以先从少量食物开始,如半勺或更少,逐渐增加一口量,直到适应。进食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进行吞咽和休息,避免连续吞咽。

四、充分咀嚼

充分咀嚼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于改善吞咽功能也非常重要。咀嚼可以使食物形成更易于吞咽的食团,并刺激唾液分泌,润滑口腔和咽部,从而使吞咽更加顺畅。在进食时,应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每一口食物都要充分咀嚼15 20次以上。

五、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卫生对于吞咽功能也有影响。不洁的口腔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口腔炎症等问题,进而影响吞咽。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对于佩戴假牙的人,要定期清洗和维护假牙,确保其合适、清洁。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牙线、口腔冲洗器等工具来进一步清洁口腔。

六、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对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人,进行专门的吞咽功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训练方法:

1. 吞咽动作练习:有意识地进行吞咽动作的练习,如空吞咽、吞咽唾液等,可以增强吞咽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2. 口腔肌肉训练: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来锻炼口腔周围的肌肉,如张口、闭口、伸舌、卷舌等。

3. 咽部刺激:使用冰棒或棉签等轻轻刺激咽部,可增强咽部的感觉和反射,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

4. 呼吸训练:在吞咽前先进行深呼吸,然后在呼气时进行吞咽,可以减少呛咳的发生。

吞咽功能训练应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同时,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如有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

七、注意水分摄入

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吞咽功能都很重要。每天应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但要注意避免在进食时同时大量饮水,以免食物被稀释,增加吞咽难度。对于吞咽困难者,可以通过使用吸管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式来摄入水分。

八、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辛辣、酸性、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刺激咽部,引起不适或加重吞咽困难。应尽量避免食用辣椒、花椒、柠檬、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此外,吸烟和饮酒也会对咽部造成不良影响,应尽量戒烟限酒。

九、定期进行口腔和咽部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和咽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疾病、咽部病变等问题,对于预防和改善吞咽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咽部疼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总之,改善吞咽功能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保持正确的进食姿势、选择适宜的食物质地、控制进食速度和一口量、充分咀嚼、保持口腔清洁、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注意水分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及定期进行口腔和咽部检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吞咽障碍带来的不良后果,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吞咽功能障碍较为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