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脑动脉闭塞以后,脑组织出现了缺血、缺氧、坏死。由于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所以脑动脉闭塞以后,患者会迅速的出现临床症状,比如患者可以出现肢体麻木,肢体无力,可以出现语言不清,嘴角歪斜,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发生脑梗死以后必须要尽快医院就诊,完善颅脑CT检查,排除脑出血。
1. 脑梗死的病因
脑梗死又被称作是缺血性的脑卒中,它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局部的脑组织因缺血、缺氧或者是血液供应障碍,进而出现的一些缺血、缺氧性的坏死和软化。在临床上导致患者脑梗死的常见病因,又可分为脑血栓和脑栓塞两大类。在脑血栓形成的过程当中,一般比较常见的原因多见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比如说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等。在引起脑栓塞的疾病过程当中,一般多见于心源性的相关疾病,比如说心房纤颤、心脏的瓣膜疾病,或者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血栓的脱落,比如说因感染等所导致的血栓的脱落等,均可以出现脑栓塞这样的情况的发生。
2. 脑梗死的症状
在颈内系统出现脑梗死,可以有视野的改变、偏身运动的改变、偏身感觉的改变等,还可以有语言、神智改变。如果是在后循环有脑梗死,可以有眩晕、运动障碍、平衡障碍、神智障碍以及进水发呛、后组颅神经的症状,比较突出,比较明显。这些脑梗死的症状都是典型的脑梗死症状。小的病灶或者在不是很重要的功能区出现脑梗死病灶,可能临床的表现不很明显,但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腔隙性梗塞、白质脱鞘等。只要影像学有这样的表现,可以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很好。
3. 得了脑梗死后怎样护理
3.1饮食护理
得了脑梗死之后,在饮食上主要清淡饮食为主,具体的饮食状况要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来决定。如果是高血压的患者要低盐饮食,和正常人群相比患者要减少盐的摄入量,但也不能完全不吃盐,那样会导致低钠血症,引起患者淡漠、全身乏力,严重时甚至会有抽搐和精神障碍,患者要避免摄入腌制品比如火腿、腌肉、咸菜。如果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执行糖尿病饮食,对三餐都有严格要求,并且避免进食高热量和含糖食物。
3.2肢体护理
在肢体护理中,急性期要保持肢体自然放松的位置,且无过屈或过伸等,如果肢体不能抬离床面,应该在他人的帮助下进行肢体运动。如果肢体能够抬离床面,患者本人可进行主动运动,他人也可给予适当阻力令患者进行运动。平衡能力训练的应循序渐进,顺序为坐位平衡、爬行位平衡、双膝跪位平衡、立位平衡等,步态训练也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3.3心理护理
脑梗死病人,多数发病后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包括焦虑和抑郁。主要是由于突然出现肢体不能活动或者活动受限,出现感觉以及言语功能障碍、失语、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而导致患者饮食困难引起。焦虑时患者可以出现焦虑、烦躁不安、惊恐、害怕,同时表现为入睡困难,要给予抗焦虑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坦度螺酮和丁螺环酮,同时也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治疗,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生活中,脑梗死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如果不行患有脑梗死,需要患者对其症状进行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向饮食方面,心理方面以及行动方面等,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