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得健康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那么怎么才能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也成为大家追捧的“火热”话题,一个叫“有机”的名字也更多的被人提起,但是什么是“有机食品”呢?
有机食品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源于1939年提出的有机耕作概念,其中的有机指的是有机的耕作和加工,与有机耕作相对的是化学耕作,在化学耕作就会使用到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
有机食品的耕作和加工方式必须是健康且天然的。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合成农药、化肥、生长激素、转基因技术和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等人工的农业产品,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以保持农作物和畜禽产品的天然品质。因此,"原生态"或"纯天然"是对有机食品非常精确的概括,是一类真正来自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和安全环保的生态食品,且有机食品从生产到加工到认证十分严格!
有机食品在生产方面:
生产基地在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种子或种苗来自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生产单位需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保、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及其他环境问题;
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未受化学物质的污染;从常规种植向有机种植转换需两年以上转换期,新垦荒地例外;生产全过程必须有完整的记录档案。
在加工方面:
原料必须是自己获得有机颁证的产品或野生无污染的天然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5%;只使用天然的调料、色素和香料等辅助原料,不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化学物质的污染;加工过程必须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相应的票据。
在认证方面:
有机食品认证新标准十分严格,有机蔬菜的独立包装上除了需贴上有机认证标签、认证单位之外还需要有17位数字构成的有机码,供消费者溯源辨真伪。同时,该标准还规定,申请有机认证的每种产品,每出产一次都要接受一次检测。且“农残指标”“不得检出”!这一要求只能用“严苛”来形容!20多个农残指标由“限制数量标准”变为“零残留”,均要求不得检出,总的来说,有机食品只有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并颁发证书的产品才能被称为有机产品。
有机食品因为其健康、营养、无污染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有机食品买单。同时有机食品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满足了人们对营养和安全的需求,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