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国一种比较高发的疾病,此外,在糖尿病人群中也比较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疾病,这部分病人发生骨折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3倍左右,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大约有50%~66%的糖尿病病人都存在骨密度降低的情况,在这之中大约有30%左右的病人会被确诊为骨质疏松,因此需要人们能够提升对于这一疾病的重视程度。
1.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是如何发病的
糖尿病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病人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身体中的脂肪、糖、蛋白质产生了紊乱,进一步导致了磷、钙等离子产生了障碍,导致骨量减少引发代谢性疾病。患者除了会出现糖尿病的相关症状之外,还会产生继发骨密度减低、腰背酸疼、骨痛和无力等骨质疏松症状,严重的会引发骨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2.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护理方式
2.1饮食护理
(1)需要病人能够严格的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原则,保持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补充各种营养元素,并且正确的选择食物的种类,将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在30%、50%~60%、15%左右。
(2)要尽量避免食用各种甜品以及含糖类的饮料,若是血糖指标控制较好的病人,可以吃一些糖分含量相对较低的水果,例如柚子、猕猴桃、菜瓜等,并控制在两餐之间食用。
(3)病人需要严格的戒烟戒酒,并且不能够喝含糖较高的饮料、碳酸饮料以及咖啡等。
(4)保持低盐饮食,每天摄入的盐不能超过6g,并且不能吃腌制类的食物。
(5)注意增加维生素D以及钙的摄入,推荐成人每天摄入的钙量为800mg,若是年龄在70周岁以上,并且伴有骨质疏松的病人,补钙量需要在每天1200mg左右,维生素D的摄入一般在每天400~800U左右。
(6)每天保证能够饮用大约250ml左右的脱脂牛奶,并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含有丰富钙质的食物,如鱼、豆腐、海带、虾、油菜等。
(7)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芝麻酱、杏仁、开心果、榛子的含钙量高,但是并不适合糖尿病的人群,因此在生活中要避免这些食物,避免血糖升高。
(8)若平时胃酸分泌过少的病人,需要在食物中添加一些食醋,更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还能够调节磷代谢。
2.2运动护理
运动不仅能够控制病人的糖尿病发展进程,同样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方法,通过合理的运动能够改善病人的骨组织血液循环,进一步的促进骨代谢,并提高身体的性激素水平,促进钙的利用以及吸收,避免骨量的流失,增加骨强度,因此需要病人能够遵医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例如太极、八段锦、散步等。
需要注意的事,在运动期间,可以选择日照适宜的时间,这样还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以及钙的合成,从而缓解病人全身骨痛的临床症状。晒太阳的时间尽量选择在上午10:00之前,或者在下午4:00之后,处于春秋两季时,需要晒20~30min左右,若是处于夏季,可以晒5~10min左右,处于冬季可以晒30~60min左右。
在运动期间,需要病人能够严格的控制运动量,避免由于运动过度产生骨折的情况,运动时需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年龄较大的人群则需要有家属的陪伴,或者三五人结伴运动。
2.3避免骨折
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骨折的并发症,因此在生活中,需要家属以及病人自身能够注重良好的生活环境,家属需要将家中的各种障碍区清除,在洗手间、床边等位置安装扶手以及护栏,避免病人产生摔倒的情况,外出时选择平坦的地面。年龄超过了40周岁以上的人群,可以定期接受骨密度的检测,尤其是绝经之后的女性,中老年人在进行骨密度的检查时,若是检查结果显示骨量降低了9%则为正常,若是降低了9%~19%则为骨量减少,若是降低了29%~39%则为骨质疏松、骨折危象。
希望在阅读了本篇文章之后,能够让大家了解关于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的护理措施,在生活中做好护理,提高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