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什么是高血压,常用护理方式有哪些

时间 :2024-06-07 作者 :李永梅 来源: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渔沃中心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血压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高血压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等。因此,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及常用护理方式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护理诊断

1、临床症状

高血压在发作期间,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多种明显的临床症状。首先,头晕头痛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头部沉重,甚至出现搏动性的头痛,这主要是由于血压升高导致脑部血管充血和扩张所致。其次,心悸也是高血压的常见表现。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加速、心律不齐,这是由于心脏在应对高血压时需要加大做功,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此外,耳鸣、身体疲倦等症状也时常伴随高血压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而有些患者则可能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症状。因此,在诊断高血压时,不能仅凭症状进行判断,还需要结合血压测量等客观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2、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患者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内多次测量血压值,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血压水平。一般来说,患者可以在清晨起床后、午休后和晚上睡前等时段进行测量。同时,测量时应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避免情绪激动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在测量血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使用经过校准的血压计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测量时应将袖带置于患者上臂的适当位置,避免过紧或过松;最后,应记录每次测量的血压值,并观察其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血压状况。

当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多次测量血压值均超过正常值时,可初步判断为高血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压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饮食、运动等。因此,在诊断高血压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血压测量结果,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此外,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这包括了解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合并症等情况,以及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肾功能检查等。通过全面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和治疗方案。

二、护理措施

1、饮食:患者应积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钠盐的摄入量。钠盐是高血压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食用含盐量高的食物,如腌制的肉类、咸菜等。同时,可以增加富含钾元素的食物的摄入量,如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钾元素有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对控制血压值有一定帮助。此外,患者还应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过度肥胖,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2、运动: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车等,对许多患者而言,是改善健康的有效途径。

有氧运动能提升心肺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和血液携氧能力,确保身体各器官得到充足氧气。

有氧运动对改善血液循环至关重要,推动血液全身循环,清除代谢废物,促进血管扩张。此外,有氧运动还能降低血压,减轻体重,降低心脏负担,同时缓解压力,改善情绪。患者应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注意运动姿势,避免损伤和过度劳累。

3.药物:患者在患病期间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然而,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二是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三是要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如需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应咨询医生意见。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