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留置尿管患者居家照护小贴士

时间 :2024-06-03 作者 :黄晓晓 来源: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由于一些治疗需求,一部分患者需要将尿管植入尿道以帮助排尿,这类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被称之为留置尿管患者。虽然在院期间会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留置尿管进行监测及护理,但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通常也会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继续留置导尿管直到康复为止,所以患者归家之后的家庭护理也十分关键。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为读者介绍一些关于留置尿管患者的居家照护小贴士,希望能够给予读者及留置尿管患者更多的帮助。

1. 了解导尿管的基本知识

首先维护留置导尿管人员是否了解导尿管的基本知识对于后续的护理来说十分重要。导尿管是一种管状物体,它的作用是将患者膀胱中的尿液引流至尿收集袋中。临床上将导尿管分为软质和硬质两种,在选择导尿管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为其选择更加适合的质地。

2. 注意导尿管的位置及固定

在导尿管患者的居家护理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留置导尿管处于正确的位置,并已进行固定。放置导尿管时一定要避免扭曲及拉扯,这样不但能够降低患者的不适,同时也可以避免伤口出现感染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导尿管的固定需要适当,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以免影响患者尿液的正常流动,或导致皮肤磨损和剧痛。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患者导尿管的位置进行时长查看,确保他没有出现脱落或移动。同时我们也需要定期对固定带的位置进行调整,避免长时间的将导尿管固定在同一个位置,以免患者的皮肤因为受压而造成压疮。在选择固定带时需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柔软且透气的材质,避开一些容易造成过敏和皮肤损伤的固定带。

3. 保持导尿管及周围清洁

导尿管的周围需要时刻保持清洁,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防止感染的产生。在进行导尿管的清洁时,我们首先需要选择温水及温和的清洁剂,来对导尿管周围的皮肤进行轻柔擦拭。这一步完成之后需要将患者清洁部位的皮肤完全擦干,这样能够防止细菌的滋生。并且家庭护理人员也需要对患者的导尿袋进行定期的更换,这是因为如果尿液长期在导管中停留,也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所以及时的更换导尿袋能够有效的减少这种风险的产生。但在更换导尿袋时,要注意保持操作的清洁,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

4. 避免导尿管位置感染

家庭护理人员在与留置导尿管患者接触前后,尤其是对其导尿袋或导尿管进行护理过程中,务必需要先用洗手液将自己的双手彻底清洁,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患者接触到细菌的机会,并降低感染出现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家庭护理人员也需要监督患者多摄入水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体内尿液排出。只有摄入足够的水分才足以稀释尿液,从而减少结石的形成,同时也能够减少尿液在导尿管中停留的时间,这对于减少感染的产生来说有着极大的帮助。

最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在家庭护理期间也一定要避免出现摔倒或受伤的情况,尤其是要保护导尿管周围的皮肤不会受到外伤。因为一旦皮肤受伤那么细菌就极为容易进入到导尿管当中,并引发感染现象。

5. 定期复诊及咨询医生

定期复诊和咨询医生对于导尿管患者的照护至关重要。首先,患者应当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能够定期检查导尿管及周围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定期复诊可以帮助医生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照护。

此外,如果导尿管患者出现发烧、尿液混浊、尿液有异味、尿道灼热等异常症状,患者应立即向医生咨询。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导尿管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及时与医生沟通可以减少风险,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结语:留置尿管患者的居家照护是一项细致入微且需要耐心的工作。只有通过正确的护理和照顾,才能保证导尿管的畅通以及患者的康复。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能更加了解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要点,为家中的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感谢您的阅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