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式,能够帮助医生了解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潜在健康问题。那么血液检验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这篇文章带给您答案。
1. 什么是血液检验?
血液检验指的是通过采集人体血液样本,并使用实验室设备和技术对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和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血液检测能够对患者血液中的各种细胞、蛋白质、激素、酶类、电解质等物质的含量和活性进行检测,从而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以便医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2. 血液检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2.1空腹采血
在进行血液检验前,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空腹采血,这是因为在空腹状态下,身体内的各种物质已经达到相对稳定和平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食物性因素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抽血结果更准确。如果在进食之后再采血,血液中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浓度会升高,检测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患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但是进行空腹采血并不是空腹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好保持空腹状态在8—12小时,一般在早上7:00-9:00这段时间进行采血。如果患者的空腹时间大于16个小时,那么会由于处于过度饥饿状态下导致血清蛋白、葡萄糖、补体C3等含量明显降低,影响着正常的检查结果。在血液检验前一天,患者维持正常饮食即可,但是要避免食用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饮酒,并且最好在晚上8点之后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的血液检验结果。血液检验也并不是一点水都不能喝,在检查当日可以少喝一点白开水,但是注意不要喝饮料、牛奶、咖啡、茶水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2避免剧烈运动
在进行血液检验前一晚需要保障充足的睡眠,并且在早上起床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引起患者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比如,在剧烈运动后,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和转氨酶会升高,可能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所以在早上进行血液检验时最好休息15—20分钟后再进行采血。
2.3注意着装
在进行血液检验时最好穿袖口比较宽松的衣物,以免在采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采血后由于衣袖过紧而导致患者手臂血管血肿。在采完血后需要在针孔处按压3~5分钟,但是不要对其进行揉搓,以免造成皮下血肿。年龄比较大或血小板异常的患者需要适当延长按压的时间,在保障不会出血后再停止按压。
2.4注意放松心情
患者在采血的时候需要注意保持平和的情绪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如果患者在采血的时候过于紧张、恐慌,则会造成血管收缩,增加采血困难,并且紧张、激动的情绪还会使儿茶氨酚、血糖、皮质醇等升高。在采血时,患者如果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情况时,则需要及时告知采血护士,如果患者自身有晕针或晕血史,也需要提前告知检验科的医护人员。
2.5避免吸烟饮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对血液生化产生影响,吸烟5—10分钟后血糖就会明显升高,而饮酒会影响肝肾功能的检查结果。所以吸烟者在采血当日一定要避免吸烟,饮酒者在血液检验前也需要避免饮酒,以免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3. 结束语
血液检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医学检验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明确自身身体情况,帮助医生制定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在进行血液检验前,我们一定要了解有关血液检验的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采血,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