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脑卒中(俗称“中风”)介入手术的步骤与效果

时间 :2024-06-03 作者 :聂亮 来源: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其中介入手术因其微创、恢复快等优点,成为脑卒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对脑卒中介入手术的步骤与效果进行科普介绍。

、脑卒中介入手术的步骤

1.术前评估

在进行脑卒中介入手术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介入手术。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凝血功能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2.麻醉与穿刺

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紧张感。然后,医生会使用细长的穿刺针从患者的大腿根部(股动脉)进入血管,这个过程需要患者保持平静,配合医生完成。

3.血管造影

穿刺成功后,医生会通过导管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利用X光等设备观察血管的形态和病变情况。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血管堵塞的程度、位置和侧支代偿情况等重要信息,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

4.介入治疗

根据血管造影的结果,医生会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法。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医生可以通过导管向病变血管注入溶栓药物,使堵塞的血管重新通畅;对于需要进行支架治疗的患者,医生会将支架通过导管送入血管内,到达病变位置后释放支架,以恢复血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5.术后观察

介入手术治疗完成后,患者需要在监护室内进行密切观察,以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指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脑卒中介入手术的效果

1.微创与恢复快

脑卒中介入手术具有微创的特点,手术切口小,对患者的身体损伤小。由于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切开脑组织,因此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一般来说,患者在术后24小时至2天内即可下地走路,进行日常活动。

2.治疗效果显著

脑卒中介入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通过溶栓治疗可以使堵塞的血管重新通畅,减少脑组织的损伤;对于需要进行支架治疗的患者来说,支架的植入可以恢复血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这些治疗方法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并发症少

脑卒中介入手术的并发症相对较少,且多数并发症可以通过及时处理得到控制。在熟练的操作下,脑血管造影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万分之一到三之间;介入溶栓的并发症主要与溶栓本身有关,而不是手术本身;脑血管支架术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大约在千分之几左右。这些数据表明,脑卒中介入手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脑卒中介入手术的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要充分:患者在术前需要接受全面的评估和检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患者还需要了解手术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做好心理准备。

2.术中配合要密切: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平静、配合医生的操作;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3.术后护理要细致:术后患者需要在监护室内进行密切观察,注意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患者还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脑卒中介入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为脑卒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脑卒中介入手术的步骤与效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未来的医疗领域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脑卒中介入手术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