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药片能否掰开服用?四句口诀说明白

时间 :2024-06-03 作者 :李宝山 来源: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服用药片的情况。有时,为了调整剂量或方便吞咽,人们可能会考虑将药片掰开服用。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安全呢?本文将以四句口诀的形式,为您解析药片能否掰开服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口诀一:缓释控释不掰开,完整服用保安全。

缓释片和控释片,作为现代药物制剂技术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释放机制,为众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它们之所以能够在体内实现缓慢、恒速的药物释放,关键在于其特殊的制作工艺和辅料选择。缓释片的制作过程中,药物与特定的辅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能够在体内逐渐溶解或分解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得药物在消化道内缓慢释放,避免了药物浓度快速升高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同时确保了药效的持久性。而控释片则更进一步,通过特殊的包衣技术,使得药物在特定的部位或时间内释放,以满足治疗需求。这些特殊设计的药片,往往具有精密的结构和复杂的辅料组成。一旦掰开或碾碎,其内部的药物和辅料结构就会遭到破坏,导致药物释放的速度和量发生改变。这不仅可能使药物在体内迅速释放,造成药物过量,还可能因为药物释放不均匀而导致药效降低。更为严重的是,某些药物在快速释放时可能产生毒性作用,对身体造成损害。对于缓释片和控释片,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完整服用保安全”的原则。在服用时,应确保药片的完整性,不要随意掰开或碾碎。如果因为某些特殊原因需要调整剂量,也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专业意见,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口诀二:肠溶片剂护胃肠,掰开服用伤黏膜。

肠溶片,这一药物剂型的设计,凝聚了医药科技人员的智慧与匠心。它的外层包裹有一层特殊的包衣,这层包衣具有耐酸但不耐碱的特性。这意味着,在胃酸的作用下,肠溶片的包衣能够保持完好,从而保护药物在胃中不被分解。而当药物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内的环境呈碱性,肠溶片的包衣会迅速崩解,药物得以在小肠中释放并被吸收。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降低了药物引起的胃部不适和损伤的风险,还确保了药物能够在小肠这一主要吸收部位得到充分吸收,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如果我们掰开肠溶片服用,就会破坏其包衣结构,使得药物在胃中提前释放。这样一来,药物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引发胃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由于药物在胃中提前释放,其在小肠中的吸收量可能会减少,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对于肠溶片这一特殊剂型的药物,我们应遵循正确的服用方法,切勿掰开或破坏其包衣结构。在服用肠溶片时,建议使用温水送服,并保持药片的完整性。同时,我们也应关注药物的其他使用注意事项,如服药时间、剂量等,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口诀三:中央切痕可掰开,特殊剂型遵医嘱。

虽然大部分药片不宜掰开服用,但也有一些特殊设计的药片,其中央有切痕,这样的药片是可以按照切痕掰开服用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带有切痕的药片都可以随意掰开。有些药物虽然中央有切痕,但其掰开后可能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确保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式服用。

口诀四:儿童老人需留意,剂量调整遵医嘱。

儿童和老人作为特殊人群,在服用药物时需要格外留意。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因此药物的剂量和种类需要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而老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都可能发生改变,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在给儿童和老人服用药物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式服用。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改药物剂型,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家长和看护人也应密切关注儿童和老人的用药情况,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咨询。

总之,药片能否掰开服用并非一概而论,而是需要根据药物的具体剂型和特点来判断。通过掌握上述四句口诀和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安全地服用药物,确保药物发挥最佳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我们也应保持对药物的敬畏之心,遵循医生的指导,切勿盲目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