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方法有哪些

时间 :2024-06-03 作者 : 付晓艳 来源:平度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脑卒中是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造成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脑卒中病后一周的患者73%~86%存在偏瘫症状;71%~77%有行动困难;47%患者无法独坐;75%左右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地劳动能力丧失;还有部分患者存在重度致残。在我国目前需要和正在进行康复的患者中,脑卒中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致死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同时,由于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导致脑卒中的致残率亦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需要尽早的进行全面康复。

一、康复护理目标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改善患侧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最大限度上发挥患者的残余功能;

改善患者言语功能障碍,调整心态建立有效沟通方式;

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减少营养不良对康复的影响;

预防潜在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帮助其学习使用辅助器具,指导其尽快熟悉家庭生活,争取生活自理;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参与的能力。

二、康复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②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康复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光线柔和。③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进食、穿衣等,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呼吸道护理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避免痰液阻塞呼吸道;②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避免细菌滋生,及时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

(三)消化道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与恢复目标制定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摄入;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采用鼻饲或胃造瘘等方式补充营养。②注意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预防便秘和腹泻的发生;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

(四)下肢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为其翻身拍背,按摩下肢肌肉;鼓励患者进行下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必要时可使用弹力袜或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②定期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训练和肌肉的按摩刺激,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必要时可使用矫形器或辅助器具进行康复训练。

(五)吞咽功能训练

肌群训练:患者可以通过空咀嚼、鼓腮、张颌、闭颌、伸舌、舌背抬高等活动增强口面部、舌体、下颌等部位肌群的力量,有助于改善咀嚼和吞咽功能。②咽部冷刺激:患者可以通过含小冰块等方式刺激软腭、舌根、咽后壁等,提高局部神经的敏感性,促使吞咽功能恢复。③摄食训练:适用于轻度吞咽障碍及经过基础训练的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患者可以从使用小勺、进食具有适当黏性的食物开始,将食物放在舌根部,逐步增加进食量,提高吞咽功能。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食物的选择和进食的姿势,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六)运动功能训练

握手法:将患手五指分开,健手拇指压在患手指下面,其余4指对应交叉,并尽量向前伸展肘关节,以坚持健手带动患手上举,可根据患者能力上举30°60°90°120°,视病情每次锻炼15分钟,要求患者手不要晃动,不憋气或用力过度。还可以延申为握拳法:用最大的力量握拳,大拇指在外,然后用最大的力量松拳,尽量使手指伸直为宜。②对指法:用大拇指指腹依次对合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然后再反向对指,达到定位快速准确为宜。③桥式运动:分为单桥运动和双桥运动:完成伸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④站立与跨步训练:早期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给予辅助步行训练。患者步行前需要先站稳,双脚与肩同宽,迈出患脚,重心转移到患脚上,再迈出健脚,重心转移到健脚上,反复练习,之后可以过渡到使用器具辅助或者扶墙行走。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