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常见的传染病预防科普知识

时间 :2024-06-03 作者 :马述波 来源:淄博市博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接触频率增加,人与自然的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传染病也开始出现,影响着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现存的几种常见传染病,并了解一下对它们的预防方法有哪些。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一、常见的传染疾病有哪些?

1、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病毒变异性强,容易引起大规模流行。流感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和喉咙痛等。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2、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乙肝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3、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4、疟疾: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疟疾的症状包括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和贫血等。预防疟疾的措施包括使用蚊帐、驱蚊剂、穿长袖长裤等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5、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也可侵犯其他部位。结核病的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发热、盗汗和体重下降等。结核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预防结核病的关键在于加强疫苗接种、改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等。

6、沙门菌感染: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食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沙门菌可通过食物、水等渠道传播,因此在饮食卫生方面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品和饮水。

7、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通常由大肠杆菌引起。大肠杆菌存在于多种环境中,包括水源、食物和动物肠道等。感染后可出现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预防大肠杆菌感染的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饮用干净水、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等。

8、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以及皮疹等。预防登革热的措施包括使用蚊帐、驱蚊剂、避免在蚊子活跃的时间段外出等。

二、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传染病

1、加强个人卫生:保持清洁是防止病原体侵入身体的关键。要做到勤洗手、勤洗脸、勤洗澡、勤更换内衣裤等。洗手时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并注意洗手的时长和步骤。此外,保持口腔卫生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定期刷牙、漱口。

2、避免共享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与他人共享毛巾、牙刷、餐具等个人物品。这些物品上可能沾有细菌或病毒,容易引发交叉感染。若必须共享,应确保物品经过彻底清洁和消毒。

3、咳嗽喷嚏遮挡: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这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同时,也要避免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以减少病原体的扩散。

4、接种疫苗预防:疫苗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因此,要按时接种各类疫苗,提高身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5、控制感染源:对于已知的传染病感染源,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隔离、治疗等。同时,对于疑似病例或接触者,也应进行及时地排查和追踪,防止疾病的扩散。

6、切断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等。因此,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断这些传播途径。例如,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饮用安全水源,避免食用不洁食物等。

7、保护易感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由于身体机能较弱或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成为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因此,要特别关注这些人群的健康状况,加强预防措施。如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营养和锻炼指导,为儿童接种疫苗等。

8、定期体检: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包括潜在的传染病感染。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山东广播电视报